07/11/2016

《灰暗中的璀璨》揚眉女子戰勝殘障回憶錄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書名:灰暗中的璀璨(Not Fade Away:A Memoir of Senses Lost And Found)

作者:蕾貝加‧阿歷山大(Rebecca A. Alexander)、薩沙‧艾普(Sascha Alper)

出版:三采(中文版)/Avery(英文版)

 

  這是一本勵志的回憶錄,真人真事更顯得作者不平凡。作者蕾貝卡(Rebecca Alexander)12歲時被診斷出「尤塞氏綜合症」 (Usher syndrome),那是令人逐步失去聽覺視覺的遺傳性疾病,醫生斷然到30歲時她會完全失明和失聰。面對自己的健康走向衰朽,蕾貝卡抖擻精神,在有限的歲月克服個人障礙。她照常上學、談戀愛、參加刺激運動、追求個人理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最後還成為執業心理治療師,替人解愁消困。

 

  作者也曾有過驚惶失措的黑暗歲月,當她意識自己患上惡疾,她首先想到是慶幸能過了幾年單純快樂的時光,也不因剛患病那年父母協議離婚而更難過。惡夢發生在她的青春期,早熟的青春令她更敏感堅強,選擇離家獨自往哥倫比亞大學唸書,還成為飛輪教練、參加為愛滋病患者打氣的單車比賽、花6天5夜橫跨美國西部……到現在成為執業的心理治療師,給他人指引。

 

  作者以平實的筆觸訴說她的故事,就像朋友般和我們分享家常,引領讀者走上她充滿荊棘的人生歷程,但沿途並不苦澀。她寫此書不是搏同情,也不是說教或訴苦,她行文夾雜輕鬆的語調,下筆平實流暢,她的幽默機靈,更顯出她堅毅的意志。

 

  醫生判斷她30歲失明,但她寫此書時34歲,仍可隱約看到有限的風景,她都視為珍貴禮物,微笑面對每一天。有時她要戴助聽器,帶拐杖上街,卻毫不自憐。她分享一段戀愛往事,雖然最後和那男孩分手,但坦言對方是最佳男性伴侶,字裡行間表現豁達的胸懷,反映女性堅強自主的個性。

 

  面對視力和聽力日漸退化,但作者深信,「每一個當下累積的小幸福,仍然都是她人生中的璀璨回憶。」她在一次監獄探訪中肯定了自己的天賦──聆聽別人,這成為她唸大眾健康及社工雙碩士的淵源,排除萬難當上心理治療師。

 

  書中以作者表面看來灰暗無望的人生,見證了令人振奮的一件事:「拿到爛牌的人生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連改變人生的勇氣都沒有。」

 

  作者以真實經驗累積的智慧:

 

  「如果我總花時間想像以後的世界,我會錯過現在眼前的一切。」

 

  「我下定決心不再往回看,不再沉溺於過去,那太浪費時間,而我知道時間有多珍貴。我不再感慨那些回憶,而是慶幸自己有過這些經驗。」

 

  「我常常認為,面對人生中的痛苦和悲傷,我們唯有迎頭面對,徹底讓自己接受這些情緒,否則很難繼續往前走。」

  

  「每天面臨的欣喜快樂、傷心悲痛或紛亂煩雜,我都欣然接受,並好好過完每一天。」

 

  「這個世界根本沒欠我什麼... ..而是我,我欠這個世界及自己──一個更好的自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