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2021

踏入30+,想尋覓適合的感情對象,應該寧缺莫濫,還是騎牛搵馬?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古錦榮

    古錦榮

    社會科學(輔導學)碩士、註冊社工、認可性治療師、認可催眠治療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NLP)執行師、MBTI十六型性格認可施測師、性格透視(Personality Dimensions)課程認可導師,曾先後從事家庭及婚姻輔導、男士輔導、童年創傷輔導及性治療服務。

    在輔導室內與人談情說性已廿載,仍沒學識甚麼人生大道理,只曉得睜開心眼去細味每個生命故事的起伏與掙扎、失落與盼望。和諧情性關係不是靠想像而得,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建立起來,要用心和力去培養,而非當作夢的去追求。

    若您有關於情性關係的問題或諮詢,可發電郵查詢。

    性治療師手記

    逢周一更新

  眼睛看人,有時看到吸引,有時看到厭惡,這與眼睛的大小無關,眼裡看到的,才說明真相。

 

  年過30的她,仍頗享受單身生活,但目睹同齡朋友們相繼嫁娶,父母又經常「提醒」她女性年齡與市場價值的反向關係,她承認內心開始有點壓力。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意坐在單車上笑。我覺得自己不會以錢度人,因此我不同意這句說話。但即使撇除經濟能力,要找個『四正』一點,能令自己笑的男人,也不容易。」近一年開始用交友Apps的她,跟我分享她的交友經驗。

 

  「有些男生相片,『嘟咀』扮萌,看見就有點抗拒,有些很明顯是找SP,有些只不斷說自己興趣,吹噓自己有甚麼收藏品,完全沒有留意別人反應原來要找到個有feel、看得上眼的,不是說有就有。」有人認為在交友Apps容易結識異性,她似乎並不認同:「遇到的不合適,繼而又要再去結識其他人,不斷重覆的自我介紹,開始有點累和悶的感覺。」

 

  「你不要太主觀,可以先約出來見面,或會慢慢萌生好感,又可以人先在手,再『食住等』。」有朋友曾勸喻她將挑選門檻降低。她認為自己不是挑剔,只是不可以沒要求,更不能因為要達到目的,連自己的感覺和標準都移除。

 

  有點成熟度的「熟男熟女」,經過成長的洗禮、生活的體會,漸建立了一套參考準則,想「不挑」,幾乎是沒可能的事。他們認為的「不挑」,只是一種低調的挑剔,內藏著一些對自己、對別人、對生活的想法。每當她遇上一個男生,就會拿出那套參考給對方「素描」。當然,人見得廣,參考標準太多,有時心裡就會添多了亂。

 

  「反正我不急於要立即脫單,為何不能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點!」面對朋友的勸喻,她通常會在內心這樣跟自己說。

 

  尋覓感情的路上,目標是找到一個他,更重要的是沒有失去自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