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汗液機理 防治隱疾

汗液機理 防治隱疾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正常人一般出汗量不會太多,大多全身均勻微微有汗,發潮發潤,持續而非陣陣冒汗;汗液無色或淡黃,味略鹹,無難忍異味。正常的汗出,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異常出汗

  出汗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出汗量和頻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運動、天氣、情緒、以至藥物,都可能會導致出汗增加。注意異常出汗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的訊號,需要關注。

 

1、夜間盜汗:夜間盜汗是指在睡眠期間大量出汗,導致床單和衣物濕透。這可能是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HIV等)或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的症狀。

2、過度出汗:如果在平常不進行劇烈運動或處於高溫環境的情況下,頻繁出現過度出汗,可能是多汗症的症狀。多汗症可能與代謝性疾病或藥物使用相關。

3、感覺性出汗:感覺性出汗是指由於疼痛、情緒波動或某些觸發因素而引起的出汗。這可能與自律神經系統異常有關。

4、寒戰出汗:寒戰出汗是指在感冒、發燒或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初期出現的症狀。身體會因為感染而試圖調節體溫,導致出汗和寒戰交替出現。

5、藥物副作用:一些藥物可能導致出汗增加,包括某些抗抑鬱藥、退燒藥等。

 


(圖片來源:Envato)

 

出汗與生理疾病

  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象,一般正常的出汗量不會太多。但如果出汗方式或汗液的量發生變化,很可能提示着體内出現隱疾的隱憂,是身體在報警,需多加留意。

 

1、不動也流汗,氣虛自汗

  白天出汗比別人多,稍微運動就大汗淋漓,甚至坐著不動都會出汗。體質較虛、大病初愈或者肥胖的人多見,主要是氣虛導致的。

  汗出怕風,氣虛的人易患感冒,常感覺神疲、乏力、氣短、食欲差等,這時候需要吃點山藥補一補脾肺腎。

  改善自汗:多補氣。自汗多為氣虛不固,建議多食用山藥、扁豆、栗子、核桃仁等補中益氣的食物,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以補益機體,改善氣虛症狀。

  穴位揉按艾灸,選氣海穴、關元穴、足三里也可凑效。氣海穴有溫陽益氣、化濕理氣的功效。

 

2、睡覺出大汗,陰虛盜汗

  晚上睡覺時常出汗,輕者入睡後稍有汗濕,重者每晚衣被盡濕,醒後汗停,這種在中醫裡叫作盜汗,主要是陰虛火旺導致。

  經常盜汗的人,常伴有手腳心熱、兩頰潮紅、口咽乾燥、容易心煩失眠等問題,這時候可以吃一點酸棗仁助眠養陰。
改善盜汗:要滋陰。盜汗的主要原因是陰虛內熱,陰陽不調。平時飲食可以多吃些有滋陰功效的食材,如枸杞、桂圓、阿膠、麥冬、山藥、百合、銀耳等。

  出現陰虛盜汗的人,可以通過揉按或艾灸陰郤穴、後溪穴、三陰交穴來改善症狀。

 

3、半身汗、奇怪汗,警惕糖尿病

  上半身有汗,下半身無汗,或在進食數秒後,忽然出汗,同時伴有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要警惕糖尿病。

 

4、胸悶汗、出冷汗,防心臟出事

  心臟出現問題時,由於機體循環淤血,會導致周圍血液回流受阻,毛細血管壓力增高,液體滲出,如果出汗特別是出冷汗的同時,還存在胸悶、胸前區疼痛等一系列症狀,提示心臟病可能發作的前兆。

 

5、全身汗、持續汗,當心甲狀腺

  經常出現莫名的燥熱,隨後全身出汗且持續出汗,這樣的情況,可能顯示你的新陳代謝處於異常旺盛狀態下,或許是甲狀腺給你發出異常的訊號。

  如真發現因糖尿病、心臟病、甲狀腺疾病等導致的繼發性多汗,便要及時就醫,針對病因治療。如病因源自陰虛氣虛,便需要在日常起居多加留意,長時間注意養生和養身,把身體好好調理。

 

  總而言之,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量發生改變,很可能是體虛的表現或者是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須要警覺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