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4/01/2013

財政懸崖危機已過去?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在除夕與元旦日美國參眾兩院達成協議,以257對167票支持年收入超過45萬美元的家庭才要加稅,遺產稅免稅額維持在500萬美元,但稅率從35%提高到40%。本來1月1日便要自動加稅及削減政府開支的機制不用開動,市場似乎認為「財政懸崖」危機已渡過,世界各地股市剎那急升。


「自殘」機制逼不出化解方案

 


  「財政懸崖」危機真的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嗎?要回答這問題,必須先明白「財政懸崖」的背景。


  美國政府的欠債雖比不上日本、希臘、意大利等國,但在2012年11月30日已高達16.37萬億美元,早已超過了美國的GDP,這麼高的債務對其經濟有很大的威脅,光是付利息,隨時也可耗掉GDP的幾個百分點。美國有一條奇怪的法律,只有國會才有權決定可否容許政府借債。2011年,國會又有爭議,要決定是否提高債務上限(即容許政府多借一些錢),若要提高,財赤則更難解決,若不提高,政府則無錢運作。在那年的8月2日,國會終決定提高債務上限,以濟燃眉之急,但同時成立一包括有兩黨議員的「超級委員會」,其任務便是要在11年11月前提出一方案,使到未來十年中可減債1.2萬億美元。假若「超級委員會」無法提出大家可接受的方案,那麼2013年1月1日美國便要自動大幅加稅及要削減政府開支,亦即有懸崖在前,大家要跳下去。


  設計這個「財政懸崖」自殘機制的用意,顯然是要迫使「超級委員會」一定要完成任務。他們若搞不出方案,大家便要自插一刀,「不成功便成仁」。可惜這樣的威脅並無多大的震懾作用,11年的11月,「超級委員會」基本上是交了白卷,步向「財政懸崖」的機制於是啟動。


  「超級委員會」的失敗其實毫不值得奇怪,這些議員早已知道,就算他們不能成功減債,也絕不用跑去自殘,他們大可在最後一分鐘達成妥協立下新的條例阻止墮崖。但我們不要忘記事情的本末,「財政懸崖」的設計目標本在迫使政府減債,現在任務毫無寸進,政府欠債反而增加了,就算能避得過自己搞出來的墮崖懲罰機制,又怎能說債務危機已經化解?


拖延問題 減債無寸進


  其實不單債務危機仍在,「財政懸崖」危機也只是被推後兩個月,並沒有消失掉。現在政府開支沒有怎麼減少,大家同意的條件是兩個月後再為債務辯論。到時美國政府又會入不敷支,國會又要決定是否提高債務上限,形勢與2011年時一樣,只是美國政府欠下的債務比前更多。兩黨又要重新談條件,但若有新的懸崖出現,是否又會有墮崖危機?以今次的經驗看來,將來也很難真的會墮崖。更大的可能是大家拖拖拉拉,討價還價,最終的後果是比墮崖平淡得多的經濟慢慢滑坡。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6月限時優惠】 送價值$175維柏健明目藍莓精華36:1►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