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11/2013

生一個是需要 生兩個是想要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剛知道我的姊妹Angela懷孕了,今次是第二胎。第一胎是女兒,現在這一胎又是女兒,但沒問題,她夫婦倆都喜歡女兒。

 

  我沒有做統計,但我感到,我身邊的姊妹中,似乎生女的比生仔的稍多一點。但我有一位姊妹總共生了三個,結果三個都是兒子;而我丈夫有一位同學也生了三個,但她三個都是女兒,實在很奇妙呢!

 

  我在《晴報》的專欄中已經指出過,在我的朋友當中,不生育的總有些,而生一個是較多些,至於生兩個的又少些,說到生三個真的少之又少,更遑論第四個?!我想來想去,也只有上述這位生了三個兒子的姊妹了!

 

  一時間,全世界國家和地區都好像同時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各地政府唯有推出不同措施去鼓勵生育。既然我們生活在香港,我就集中談談香港的情況吧!

 

  其實,過去十多年,香港政府已有措施鼓勵生育了!不是嗎?我早前提過,以剛過去的2012-13財政年度計,每名子女的免稅額是63,000元(2013-14年度的子女免稅額會提高至7萬元),而且,最多有9個子女免稅額!即是說,首9名子女都有子女免稅額,而子女出生那一年,免稅額還會雙計呢!

 

  雖然政府透過稅務優惠鼓勵生育,但效果當然不理想,否則,現在就不需要加大力度,再次鼓勵生育了。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香港的總和生育率,由1981年每名女性生產1.9個嬰兒,下降至2012年的1.3個。雖然這個數字已經較2003年沙氏時的歴史低位0.9個回升,但仍較發達地區的水平,又或者普遍認為是更替水平標準的2.1個為低。

 

  於是,在最新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中,政府提出另一些建議,包括:提供直接補助或津貼,以協助支付與懷孕相關的開支;使市民更易使用生殖科技醫療;提供家庭福利或服務,例如有薪親職假期、資助託兒或課餘託管服務;家庭友善工作安排,例如推行彈性工作時間及居家辦公,以及教育市民有關延遲結婚和遲生育對生育能力的影響等等!

 

  到底這些建議最終是否會執行?如果執行,效果又會如何呢?我真的不敢說,正如一些讀者在本欄留言,生育是個人問題,不是別人或政府鼓勵妳生便去生的。我也不認為,多一點免稅額就能鼓勵更多人生育。

 

  雖然說,今時今日的香港,傳宗接代的觀念已經愈來愈薄弱,但生一個孩子,看著他/她長大(有人甚至認為,沒生過孩子,沒做過媽媽,就不算是真女人),把自己懂得的事情或價值觀,自小向他/她灌輸,其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因此,我總覺得,生一個孩子是一對夫婦需要做的事。第一個孩子跟客觀經濟環境或自身的經濟能力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養大一個孩子,始終是豐儉由人。

 

  不過,再生第二個孩子,經濟的考慮就可能大一點了,如果說到要生三個或以上,大家就不得不計算經濟上的負擔了!我套用教導小朋友理財的一個觀念,那就是需要和想要的道理。即是說,生一個可能是需要,但生第二或第三個,就是自己想要的問題了!

 

  姊妹們,當妳想要的時候,還有些事情是要考慮的。對我們女性來說,一旦決定生育,馬上便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出生後,妳會否放棄自己的工作,做全職媽咪。如果不會,即是要請工人照顧BB,那就會多了一筆支出;如果想全職照顧家人和BB,那就會少了一筆收入,這是金錢與親情之間的一種平衡,怎樣決定屬個人選擇。

 

  但可以肯定的是,做了媽咪的女性,事業發展難免會受到影響,因為有了兒女話,始終會牽腸掛肚,較難像其他單身女性或男性一樣拼搏,故會影響將來的升職機會,這是姊妹們選擇生育要付出的代價。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