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天下》被視作零風險資產的美國國債,上星期一次又一次地響起了風險警號。特朗普
在關稅問題上瘋狂出擊、翻雲覆雨,令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5天裏飆升了40餘點,這是本世
紀初以來沒有見過的市場大拋售,美元匯率指數從103直插100樓下,市場以腳投票表達對
美國政策的信任危機。美股也十分動盪,不過對特朗普延遲實施對等關稅和對聯儲局官員表示「
絕對準備好穩定市場」反應更正面。
美債市場近來的極端動盪,在筆者看來已經超出了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正常反應。更準確地說
,特朗普政策觸發了債市的風險收縮,連鎖反應帶來流動性危機。資金逃離美債美元,進入避險
資產,瑞郎大放異彩,金價創出新高。OPEC+計劃5月份增加原油產量,不過布蘭特期貨油
價大跌後回穩。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一系列撲朔迷離、朝令夕改的操作,令市場感到不可捉摸,
資產價格屢屢出現極端反應。特朗普的操作符合他整個職業生涯的營商手法:談判前先製造籌碼
,極端施壓,最後在談判中攫取最大化的利益。這套打法並不出奇,只是這場關稅戰所涉及賭注
之巨大,對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包括美國自身,都是一場豪賭,市場因此表達出強烈的風險厭惡
。
仔細觀察美國的關稅計劃,筆者認為隱含著3+1個戰略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製造關稅壁壘
,吸引海外製造業產能回流,以此實現重塑本土╱近岸產業鏈。美國推出的10%永久性基本關
稅,便是以此為目的的。稅率10%是否足以吸引產業回歸,未可知,也不排除有後續關稅跟進
。這種做法肯定不符合成本原則,但是國家安全考量現在淩駕於經濟考量。
第二個目標是通過極端施壓、極端籌碼和極端時限,迫使談判對手在雙邊談判中就範,作出
消除貿易不平衡、增加軍事保護費等承諾。這些要求在特朗普第一任已經提出,但是對方卻採取
了陽奉陰違的態度。這次以雷霆之勢出擊,就是讓對方無法反抗。對等關稅本身,具有很大的談
判空間,一切取決於談判對手是否應承美國在關稅及其他領域的要求(哪怕要求很離譜)。
第三個目標,是把關稅壁壘從美國國境推移到所有貿易國家的國境,以期對付東方某國。雙
邊談判中,勢必涉及「要麼你加他關稅,要麼我加你關稅」,靠威脅利誘圍建關稅壁壘。過去7
年中,中國對美貿易佔比下降了超過7個百分點,而對東南亞、墨西哥出口大增,其中相當部分
是轉口貿易,最終流向了美國市場。
從客觀角度看,特朗普關稅計劃有其戰略思維,有其戰術打法,但是他忽略了幾個重要細節
。首先,美國經濟能否承受巨變。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勢必帶來物價上漲,待庫存大致消耗後
,物價在第三季度開始大幅上升。同時,生活成本遭到蠶食,影響消費情緒,宏觀不確定性衝擊
投資決策,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機會大幅上升。這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明年就有中期
選舉。
其次,美國勞工結構和成本是否適合重建製造業,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而現有的電力、運輸
基礎設施肯定無法支持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產業鏈,新建產能、供應鏈和基礎設施需要漫長
的時間。最後,對等關稅談判也未必順利。特朗普政府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不代表加稅風險已經
消失,更不代表美方條件不再狠辣,美方說服所有國家乖乖就範也很不容易。
市場對這種巨大而不可預測的政策風險,表達出了極度厭惡,連一向被認為零風險的美債也
遭到瘋狂拋售,Exit America成為交易員新口號。特朗普被迫以對華爾街友好的財
政部長,取代商務部長主持關稅談判、掌握政策節奏。筆者認為,過去兩周浮現出的系統性風險
尚未消失,因為巨大而不可預測的政策不確定性依然存在。2008年金融海嘯和2020年熔
斷危機,都不是一次砸塌金融體系的。
3+1個戰略目標中的+1目標,指筆者認為關稅戰還有下半場,那就是重組美國債務。美
國有36萬億美元的債務,每年需要支付超過1萬億美元的利息,今年有3萬億美元債務到期。
這些相對於29萬億美元體量的美國經濟,愈來愈顯得捉襟見肘,不少投資者對美國債務的可持
續性提出質疑。借助這次關稅談判,也許山姆大叔可以順勢逼迫外國政府答應債務重組。
近月浮出水面的「海湖莊園協議」,本質上就是一份美債重組計劃。計劃要求各國攜手拉低
美元匯率,同時將現持有的國債轉成100年期零息國債,而且中途不准出售。這明顯是霸王條
款,相信沒有一個國家會在正常情況下接受。但是對等關稅恰恰製造出一個極不對稱的談判環境
,如果對方願意接受貿易不平等條約,再多加一點不平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筆者估計,對等關稅的雙邊談判會耗時甚多。美國正在刻意製造「囚徒困境」,製造出「先
就範有好處」的氣氛,以便各個擊破。筆者同時相信,關稅談判完成,並非特朗普貿易訛詐的盡
頭,接下來就是在高壓下推進債務重組,以期減輕美國債務負擔,穩定國債市場。
美國的3月份通脹數據中,整體CPI上漲2﹒4%,核心CPI上漲2﹒8%,vs前值
2﹒8%和3﹒1%。這組數據顯示加關稅暫時還沒有傳導到消費物價端,但是由於消費者正在
縮減可自由支配的消費,機票、租車和酒店價格都出現了較大下跌。由於石油價格下跌,汽油價
格下挫6﹒3%,也是支撐物價回穩的重要因素。肉奶蛋價格則繼續上行。
關稅戰的不確定性、經濟的下行風險和金融市場的動盪,令市場大幅修改了對聯儲局今年減
息的預期。目前期貨市場認定聯儲局在6月份大概率重啟減息,下半年再減2至3次。筆者認為
,實體經濟走勢乃至通脹走勢,或許與聯儲局啟動減息的時機關係不大。美國經濟處在介乎0至
1%增長之間,通脹在溫和反彈後,如果不計關稅戰的話,應該繼續下行。
關稅戰的規模和對物價的影響,才是聯儲局觀察的重點,而此要到第三季度方可情況明朗。
接下來聯儲局還需要與市場溝通,管理市場預期。筆者認為正常情況下,聯儲局最可能重新調整
政策利率的時機仍在9月份,之後調節的力度則取決於經濟與物價。眼下誤判風險主要不在實體
經濟,而在金融市場。萬一市場出現群體性恐慌,並威脅系統性穩定,則聯儲局隨時可以介入,
如2020年的熔斷危機。
本周聚焦仍在特朗普減稅政策、對等關稅談判和市場的反應,債市流動性尤其值得關注。歐
洲央行開會,面對極度不穩定的貿易環境和疲弱的內需經濟,預計降息25點。數據方面,中國
第一季度GDP、美國3月份零售和英國CPI要留意。《陶冬》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