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今日焦點股#開市Go#AI
2025-03-21

長和 | FOCUS | 美國挾迫港資,亡羊補牢未遲

  在中美大國博弈的風高浪急下,長和向美國財團貝萊德出售全球港口,已經成為港資應如何在企業、社會和國家利益之間求取最大公約數的「教科書個案」。當務之急更是要亡羊補牢,採取補救行動減少初步交易造成的負面影響。

 

  此次事件之所以是「教科書個案」,是因為它促使本港政、商、學術,及社會各界,在當前美國發動貿易戰波及全球政治、經濟穩定的大氣候下共謀一種認知,就是香港作為中國一個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是不是就可以無視國家和本港整體利益,而純粹的「在商言商」?

 

美方收購存政治動機

 

  如果我們參照美方在此次收購行為中的來龍去脈,答案就顯然是否定的——美資收購長和港口從來不是「在商言商」,而是特朗普政府鋪排對華鷹派戰略的一部分,從收購的一開始就有打壓中國、脅迫港資的成分。

 

  最為顯著的事例是,特朗普在1月20日就任總統後,多次公開指控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聲言不惜出兵奪回控制權。特朗普甚至為此下令五角大樓,制定出兵巴拿馬的軍事選項。可見,美資收購長和港口的行動,背後有美國政府的影子。

 

 長和 | FOCUS | 美國挾迫港資,亡羊補牢未遲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月訪問巴拿馬,向當地政府施壓,引發抗議。(AP)

 

  在此情況下,如果港資僅僅是以「在商言商」的理由與之交易,顯然就會觸及中央和特區之間的憲制和司法管轄問題。因為根據《基本法》所規定的中央與特區關係,香港的外交事務是由中央負責。而在涉及巴拿馬運河的交易過程中,有「反華急先鋒」之稱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親自訪問了巴拿馬,向當地政府施壓,並公開宣稱「港資就是中資」。

 

貝萊德與白宮緊密聯繫

 

  不僅如此,貝萊德集團在此次收購過程中,亦與白宮保持了緊密的聯繫。換言之,在有關交易中,美方有總統和國務卿的親自指導和壓陣,涉及美國對華,及對拉丁美洲的外交脅迫。如果港資僅以「在商言商」的理由來答應美方要求,就會在一場涉及對外交涉的事件中,出現兩個憲制漏洞:

 

 長和 | FOCUS | 美國挾迫港資,亡羊補牢未遲

貝萊德集團在此次收購過程中,亦與白宮保持了緊密的聯繫。(AP)

 

  一是美國白宮和國務院參與其事,而北京卻缺席,造成了決策過程的不對等安排;二是港資,甚至是特區政府,都無權為港口交易所引伸的中美外交領域互動做決策。這兩個憲制漏洞也就把此次「教科書個案」,引向了更具指引性,或者說更為有法可依的領域。

 

守護自由港是香港天命

 

  香港作為中國一個高度自治的特區,維持自由港地位是其天命,一方面是重在有法可依。除了上述《基本法》規定的中央與地方外交權力的法理依據,還包括企業交易中所涉及的國安、反壟斷等各種法規,都應借此次案例得到明確的闡釋。特首李家超在回應事件時也表明,有關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政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長和 | FOCUS | 美國挾迫港資,亡羊補牢未遲

要維持香港的自由港地位,除了有法可依,也要敢於抵制美方帶有政治動機的脅迫。

 

  但另一方面,要維持香港的自由港地位,除了有法可依,也要敢於抵制美方帶有政治動機的脅迫,以確保本港的商業活動可以真正的「在商言商」。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沒有特朗普政府的脅迫,長和恐怕仍舊在繼續經營其全球港口業務。昨天長和(00001)公布業績,其港口業務表現去年遙遙領先於旗下零售、基建等業務,怎會有出售之舉?

 

  政治干預市場,責在美方,而長和擬出售的港口,從巴拿馬航線兩端擴展至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將迫使其全球性港運業務,收縮至中國沿海地區。由於有關交易仍未完成,中央、特區及長和各方亡羊補牢未遲,否則代價將是巨大的。

 

撰文:范強

#中美關係#長和#貝萊德#特朗普#巴拿馬運河#魯比奧#李家超

相關資料 - 

異動股

異動股

06978

永泰生物-B

4.450

異動股

02221

創業集團控股

0.038

異動股

00688

中國海外發展

13.90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31/03/2025 17:59

延伸閱讀

FOCU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