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03/2022

聯儲加息溫和開啟 香港股市強烈震盪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烏克蘭局勢稍緩,俄烏談判可能出現曙光,俄方代表稱雙方在核心議題上立場已經無限接近,石油價格迅速回落,VIX上周連跌五天,為美股帶來了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佳單周表現,港股更在大跌之後出現了一輪報復性反彈。上周另一重大事件就是聯儲正式開啟了加息週期,美國兩年期國債利率逼近2%心理關口,十年期利率則在FOMC點陣圖發佈後一度飆升到2.24%的超高水準,然後輾轉回落至2.14%。長短債利差繼續處在歷史低位,分析員預計2300億美元資金會從債市流向股市。美元指數跟隨美債利率,先升後回落。布倫特石油價格在上周前兩天大跌,但是星期三暴漲了10美元,並將強勢維持住了。黃金價格在星期三曾經有一個升勢,但是維持乏力。國際能源組織呼籲減少汽車和飛機旅行,以減輕俄羅斯石油禁運所帶來的能源緊張局勢。中美兩國首腦於星期五進行了視訊會議。
 
  美聯儲在FOMC會議後宣佈加息,揭開了貨幣環境正常化的大幕。加息25點,完全反映在市場預期裡的政策舉動。在利率點陣圖上,聯儲則作出略微鷹派的姿態,FOMC成員預期今年剩下的九個月裡再加息六碼,明年加息三碼。這個預期和去年12月時候相比確有巨大的差異。
 

(iStock)

 
  由於聯儲去年對通脹形勢有誤判,選民對控制物價的呼聲也很高,聯儲暗示在未來不久會有一次50點的大加息,我相信這個會在5月份的FOMC上發生。鮑威爾還強烈暗示,縮減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經不遠了,筆者相信這也會在5月份發生。
 
  汽油價格和一年前相比已經大幅攀升,這使得CPI通脹在二三月見頂之後還會在高位橫行,遠遠超出2%左右的政策目標。更要命的是聯儲以too tight來描述就業市場,這與半年前的表述不同,與今年初的表述也不同,聯儲在暗示比較迅速、猛烈的加息活動。
 
  但是美國經濟的復甦並不牢靠,看看聯儲自己的預測變更便明白。聯儲大幅下調今年的GDP增長,從4.0%改為2.8%,核心PCE從2.7%上調到4.1%。看得出聯儲對經濟前景也不是很有自信,所以他先將重心放到通脹上,過了中期選舉後也需要根據屆時的經濟形勢再作微調,據此筆者預言的美國加息前快後慢,兩年內結束。
 
  股市並不怕加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美國共有12個加息周期,其中11歌加息週期S&P500都是上升的,其中一半甚至年化回報是雙位數的。政策加息的原因,往往是經濟太好,就業形勢太好,帶出通脹,帶出好的企業盈利。不過希望鮑威爾的聯儲可以較好地與市場溝通,令資金更好地預期、量化和對沖加息風險。
 
  烏克蘭和俄羅斯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雙方同意就十五個議題進行詳細談判,包括在烏克蘭宣佈中立化和大幅削減武裝的情況下,俄羅斯撤出在烏克蘭的軍隊,雙方停火。俄方代表稱雙方在核心議題上立場已經無限接近了。
 
  原本舉步維艱的俄烏談判,為甚麼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重大突破的可能呢?首先,俄羅斯軍隊將閃電戰打成了消耗戰,俄軍的燃料、彈藥、供應都面臨巨大的挑戰,西方經濟制裁令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普京萌生退意。至於西方雖然在經濟制裁上贏得先手,但是能源和食品價格急升。美國和歐洲的食品通脹都是四十年來未見的,汽油通脹也是四十年來未見的。美國今年11月有中期選舉,法國4-5月份有總統選舉,遏制物價連環上漲已經成為政治任務了。
 
  而且俄烏衝突正在製造新一輪供應鏈危機,衡量能源和工業商品的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創下金融危機後的新高。俄羅斯在石油、天然氣、貴金屬、工業金屬、農產品領域在初級產品市場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市場份額。西方制裁製造出的供應缺口根本不是短期可以填補的,勢必通過數量和價格兩條管道向中下游傳導。
 
  舉個例子,烏克蘭的氮肥、白俄羅斯的鉀肥和俄羅斯的氮、磷、鉀肥在全球化肥供應鏈上,都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危機和制裁幾乎令化肥,還有種子供應斷流。現在正是春耕時間,耽誤幾個星期就是耽誤一年,對全球糧食供應的衝擊可能是巨大的。所以幾個大國有強烈的意願促成俄烏談判,甚至在一些核心問題上,如烏克蘭非軍事化等,私底下可能也已經交換了意見。筆者認為,俄烏談判如果無法做出大的突破,幾個大國可能介入成為多方會談的參與者。
 
  那麼這場談判會順利嗎?很難。從現在提出來的條件看,俄羅斯不僅要求烏克蘭國家中立化,還要求政府中立化,也就是替換掉澤連斯基政府,對於烏克蘭現政府,民選政府來講這就是與虎謀皮。澤連斯基在美國國會發表的演講,受到了國會議員和民眾的英雄般歡迎,這使得拜登政府也不能做違逆民意的事情。筆者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景是,迅速開啟和談程式,但是談判拖延很久。這樣既拉低能源商品價格,又繼續拖住普京。
 
  香港股市剛剛經歷了極其慘烈的三月份,過去一個月恒生指數下跌了14%,曾經連續三天每天暴跌千點以上,最低時恒指低見18400點,指數回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候的水準,其動盪程度是過去十幾年所未見的。瑞信在上周初將中國股調升到了out perform,增持。在一個嚴重超賣的市場出現反彈,很正常,強烈反彈也不出奇。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港股為什麼那麼跌,再說如何投資佈局。
 
  港股大震盪,當然和烏克蘭危機有關,但是港股比起美股、歐股、亞洲股市、新興市場股市,跌幅都大很多。歐洲距離烏克蘭最近,受到的軍事威脅、能源衝擊和壞賬風險最大,但是歐洲股市已經收復了2月23日以來的所有失地。所以除了地緣政治問題外,港股暴跌一定還有其它的因素。
 
  在這輪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中,金融制裁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將部分俄羅斯銀行剔除出SWIFT外,一個殺手鐧就是凍結部分俄羅斯機構和個人的資產。俄羅斯央行一夜間外匯儲備無法套現了,俄羅斯部分個人資產被遭到了凍結。俄羅斯政府也揚言要反制裁。
 
  美國政府公開要求中國政府不要向俄羅斯提供援助,揚言不然的話「要付出嚴重的代價」。資本是敏感的,是厭惡風險的,擔心美國制裁升級並蔓延到中國,於是拋售港股和中概股,並觸發了大量的沽空盤和margin call。金融制裁對於中國企業來講,市場認為是懸在頭上的劍,是一個系統性風險,因此基金需要調整風險溢價或者叫風險折讓。這個帶來的是估值中樞的下移。
 
  港股的估值,和它的歷史水平比較,是2008年以來最便宜的;和其它幾個大的股市比較是唯一一個PE處在單位數值的,真的很便宜。但是我們同時要明白,中概股在過去的一年中連續遭遇了三大衝擊,強監管、退市風波和制裁隱憂,這三大風險會在很長時間與市場共存,海外資金願意接受的估值水準比起歷史正常水準也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折讓。
 
  本周焦點是俄烏談判會否有突破和拜登參加的北約峰會有何言論。中國人民銀行會不會下調LPR也是重大看點。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歐官員今周商俄烏戰爭問題,你認為俄烏戰爭是否正加快步向結束?►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cyrilliu發表於 2022-3-23 01:37 PM
  • #6
  • 全球主要化肥生產商Nutrien(NTR.US)表示,計劃將今年鉀肥產量增加近100萬噸,至1500萬噸,以應對東歐局勢給市場鉀肥供應帶來的不確定性。Nutrien表示,鉀肥增產預計將于下半年實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yrilliu發表於 2022-3-23 09:34 AM
  • #5
  • 烏克蘭的氮肥、白俄羅斯的鉀肥和俄羅斯的氮、磷、鉀肥在全球化肥供應鏈上,都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危機和制裁幾乎令化肥,還有種子供應斷流。現在正是春耕時間,耽誤幾個星期就是耽誤一年,對全球糧食供應的衝擊可能是巨大的???

    胡說八道,當年美國制裁華為,迫使華為退出市場,全球手機價格有因此上漲嗎?沒有嘛,也就是,氮、磷、鉀肥在全球化肥供應鏈上市佔是不小,但並非只有烏克蘭能生產氮肥、並非只有白俄羅斯能生產鉀肥,當然也非俄羅斯能生產氮、磷、鉀肥,其他國家的同業也看市場需求升溫,價格飆高,利潤飆高,自然會相對提升生產量,趁機多撈一點,因此全球肥料公司股價都在戰爭期間噴漲。真正倒楣的只有烏克蘭 、白俄羅斯 和俄羅斯,因為他們在供應中斷期間將會損失大量的客戶,即使將來恢復供應,客戶也都已經找到新的供貨來源,很難再搶回客戶,最終變成全都佔有很低的市場份額。如同華為手機市佔率降低極低的水準,即使華為仍有庫存晶片可以繼續出貨,但消費者也不願意再買,擔憂買了就變孤兒,即使是在中國市場也是如此(嘴巴上說會支持華為,但實際上都是自私,心想讓別人去支持就好)。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yrilliu發表於 2022-3-23 09:24 AM
  • #4
  • 戰爭因素,把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打窮了,或是需求被迫中斷,導致近2億人的市場,對於許多原本的物資都變得無力消費,這使得原本供給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部分物資都將出現降價潮

    例如原本即使溢價也買不到的顯示卡,最近一個月突然急遽的供給變多,變得很容易買,溢價也開始明顯減少,這很可能是因為烏俄的能源價格相對低廉,很多用顯卡挖礦的烏俄礦老闆也沒能力再繼續挖礦

  • 引用 #3 cyrilliu 發表於 2022-3-23 09:20 AM

    陶冬只看到能源和食品價格急升,卻沒考慮到原本要在烏克蘭與俄羅斯近2億人口市場銷售的物資,在戰爭期間都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yrilliu發表於 2022-3-23 09:20 AM
  • #3
  • 陶冬只看到能源和食品價格急升,卻沒考慮到原本要在烏克蘭與俄羅斯近2億人口市場銷售的物資,在戰爭期間都變成沒地方賣,而需要就近在歐洲地區找新的買主,短時間內這些物資的價格當然會下跌,也就是這因素能夠緩衝掉烏俄國食物、能源出口受到限制帶來的影響。現在的源和食品價格急升,恐怕只是因為預期心理造成,而非實質上供需出現不平衡,因此源和食品價格很會就會回落到這波起漲點,全球通膨的壓力並不如預期那麼可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yrilliu發表於 2022-3-23 09:14 AM
  • #2
  • 烏俄戰爭目前已經大概確定不會擴大成世界大戰,同時FED也應該會擔憂烏俄戰爭導致對經濟的衝擊,因此實際上的升息與貨幣緊縮都將是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最近FED又放話說要加速升息步伐,因此股市對於FED鷹派言論並未出現大跌,市場已經對烏俄戰爭、FED都已經免疫。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