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22Photo: 由作者提供
梅艷芳聲韻流轉:黑膠唱片收藏分享
有一種記憶,可用聲音喚起,例如看電影《梅艷芳》,戲中不時重現梅艷芳本尊歌聲,讓觀眾重拾絕代「芳」華,片中一幕錄唱《心債》頭段便採用當年初版人聲聲軌(vocal track),得以重溫梅姐柔腸百轉吐字低迴,扣人心弦的歌聲。除了大銀幕,現在大概只可從黑膠唱片回味梅姐最原汁原味的動人情韻。
當舊CD都已變古董,到網路音樂的「數位串流音源」成為主流,黑膠仍然自十年前開始「強勢回歸」,復刻版乘勢不斷出版,價格不斷上升,原版及絕版唱片價格在eBay、Carousell 等亦屢創新高,例如張學友《真情流露》及陳慧嫻《紅茶館》原版黑膠在二手巿場售價便動輒破萬,究其因它取勝的無疑是類比音訊 / 音質,而類比錄音系統採取的方式,較數位錄音系統圓潤,但隨着數位錄製技術日益先進,能夠精確分辨兩者的耳朵也不多,剩下來要較量的就是母帶的保存質素,因為唱片每次轉錄再製,都會造成母帶細節上的損失,原始聲音的細節也就容易變得愈來愈少,因此也不妨留意,一些復刻黑膠唱片因母帶耗損而利用先進混音技術增添不少「味精味」。
1930年代開始盛行的黑膠唱片,是刻片師(記得找技術好的)用刻片機刻在空白唱片上面製成母片,再經過電鍍、翻模變成分為上下兩片的母板,然後注入聚氯乙烯壓製夾成黑膠唱片。因為母片需要一邊播放盤帶一邊刻片,磁帶播放愈久音質也會愈差,刻出來的唱片音質也就不會如初回那樣好,而母板用久了也會逐漸損毀,也解釋原廠初版唱片(尤其講求細緻位的古典音樂)為何總是被爭相收藏,加上膽機、擴音器、唱針、喇叭等不同組合,一張黑膠,成為展示包圍感、音場、音軌分析、唱片公司錄音器材優劣的證明。
梅艷芳當年一直隸屬華星唱片,有資深發燒友曾批評華星錄音器材與技術不及其他唱片公司,她大部分黑膠唱片在巿場上至今尚算不太難搜集,較罕見倒是一些單曲的白板黑膠,當年直接從母帶刻在碟上派送電台作宣傳,因此聲音質量總算原汁原味,到現在已大多被樂迷珍藏,絕少流出巿場;還有同於1983年在日本出版的兩張七寸EP細碟《唇をうばう前に》(強吻之前)及《白い花嫁》,絕版多年,無論在日本抑或香港皆芳蹤杳然。尚有一點機會的,還有《慾望野獸街》、《親密愛人》、《夏日耀光華1990》及韓版《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 & II》等,可能要跟唱片店主混熟後才有緣「碰面」了。
收藏黑膠,吹毛求疵的,「齊件」歌詞相集海報歌迷會表格碟無花不在話下,更講究的,如《心債》那方圓形貼紙與原裝玻璃紙,有如年代鑑證,滲透着濃濃古早味,可遇不可求,喜者自會愛不釋手。
所以說,收藏舊版黑膠不是陳舊老派,反之能夠表現品味細緻的追求,訓練耳朵的靈敏度,在展現昔日金曲情懷上,梅姐式Diva歷久常新的真摯演繹,應可超越任何器材、制式與載體的質量,絕非一般假diva可比擬——誰?在街上撞到我再跟你討論吧。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