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18/01/2023

《潘迪華.花弄影.珍藏相片展》:細味潘迪華的氣質與底蘊,以及她在時代巨輪下不平凡的人生

  媒介理論家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曾指出,每當科技與媒介向前發展太迅速,人的感官機能若未能適應如此劇變,就會愈往後看——懷舊心理由此而生。所以緬懷過去,未必需要分好壞,只是一個供展示、明瞭當下的心理需要好機會而已。

 

  兩周前獲悉顧嘉煇離世消息之時,正在遊訪潘迪華姐姐在上環西街Major Pop Art Gallery的相片展,其中一些展品正正勾勒出潘與顧的情誼,記起數年前一個訪問中,潘姐姐透露當年曾資助煇哥助到倫敦觀看不少音樂劇,準備日後創作《白孃孃》音樂劇(故事改編自《白蛇傳》,也是香港首部國語音樂劇,在樂宮戲院公演60場,耗資百萬港元)。當時的《白孃孃》,非常前衞,可惜未獲大眾受落,失利收場,但不損潘姐姐的膽識及興致,更有一首名曲《愛你變成害你》流傳下來。

 

這張照片由顧嘉煇操刀

 

  說回潘姐姐這位首個擁有fan club的香港歌手,原名潘宛卿,洋名Rebecca Pan,1930年生於上海,雖祖籍江蘇無錫,但其上海風韻,到1949年移居香港後繼續抱持,讓我想起小時候來自上海的auntie,疏爽大氣,品味一流,愛面子,嘴巴不饒人——這些特徵,潘姐姐在王家衛《阿發正傳》表露無遺,與飾演兒子(張國榮)的對手戲叫人拍案叫絕,然後在《花樣年華》再度客串,掀起另一熱潮。

 

 

  趁著熱潮,再度告訴年輕一代,潘迪華是中國流行音樂樂壇的一位傳奇人物,1957年(27歲)初進歌壇,29歲灌錄首張唱片《潘迪華與世界名曲》,採用中曲西詞,一曲《Ding Dong Song》(《第二春》)成為代表作,經理人欲把她包裝成”China Doll”,即中國娃娃的形象,潘姐姐老不願意,但把其黑膠(共出版16張,很多極其珍罕,甚難收藏)找出來細聽,不難發現,不少歌詞那些「蘇絲黃」式難捨難離情懷,確是貼合當時外國人對東方女士的文化想像。

 

 

  潘姐姐與倫敦 EMI唱片公司在1964年簽約,成為首位簽約該公司的香港歌手,1965年推出她首張個人國語 EP《情人橋》,1966年演出大東電報局紀錄片 East West Island(《東西一堂》)及主唱《My Hong Kong》,後來更當了《歡樂今宵》台柱之一。在她2017年出版的自傳《夢路》裏,潘姐姐寫下她作為首位遠赴歐美表演的華人歌星見聞,記述她開荒牛的心情,足跡在那年代更遠至加爾各塔、古巴、南斯拉夫等地,更有不少蝦碌事件及趣聞,包括動作大跌下台,被誤會為脫衣舞孃,鬧出不少笑話。

 

 

  在書中,潘姐姐透過真切文筆,娓娓細訴她的成長、事業發展、與摯愛母親的點滴、fashion sense,還有經歷過不同年代高低跌宕後洞悉音樂、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揣摩,最終淬煉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並寄語年輕一代學好中文,專注文化修養。

 

 

  逾90年的品味、修養、生命歷程,儘管未能在相片展一一看到,但經策展人翠華精選出來的部分,加上剪報、選曲,還有潘姐姐本人、林德信及胡䔒蔚等的聲音導航,深深感受到她繫於時代巨輪下不平凡的人生。相展雖剛告終,但對照當下,不相伯仲,或者任何時候都是亂世,安穩平順盛世總不太長久,最緊要還是保持一顆赤誠的心,以及一份底氣吧。

 

 

下頁有更多相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潘迪華 #白蛇傳 #白孃孃 #顧嘉煇 #潘宛卿 #Rebecca Pan #香港情懷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