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4/09/2014

《自由之夏》改寫歷史的民權運動 

  秋分已至,香港學生高舉罷課旗幟,為民主自由抗爭的熱情卻燒得熾烈。社會運動喚醒民眾對自身、社會和國家的關注。半世紀前,發生在美國的一場波瀾壯闊的「自由之夏」民權運動,為美國民主歷史奠下重要的基石,正好可作為借鑑和反思。

 

書名:自由之夏 Freedom Summer

作者:道格‧麥亞當/Doug Mc Adam

出版:群學(中文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英文版)

 

  《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作者道格‧麥亞當(Doug Mc Adam)是史丹佛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他詳述這場撼動美國社會60年代,為期只有三個月的民權運動的發展,分析當中參與者生命的改變,包含完整豐富的史料記錄,更重要是成為以後社運的組織基礎。

 

  自由之夏運動(本稱「夏日計劃」),發生於半世紀前1964年六至八月。那年夏天,一千名北方的白人大學生,獲黑人民權運動組織「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SNCC)招募,組成義工團到密西西比州協助黑人選民登記;及在「自由學園」任教。期間,發生連串攻擊、縱火、虐殺事件;三名義工學生在計劃開始的首周被綁架及謀殺,四名義工被毆打致死,80人受重傷,千名義工被逮捕;67所黑人教堂、住所及商店被焚燒或炸毀。

 

  這群單純真誠的美國大學生,在密西西比州見證了貧窮和歧視帶來的種族壓迫、當權者對人民的恣意踐踏,反建立起民眾改變社會的決心,成為許多美國大學生其後參與社會運動的引發點,觸發全國觸目的社運風潮。

 

  作者深入研究「自由之夏」的一群社運青年投入運動的原因,訪問了400多名參與者,發現大都來自中產或以上的家庭,是社會菁英,充滿自由主義思想。新生代面對當時黑人和白人極端分子的威嚇,也無畏無懼,充滿理想,深信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除了史料整理外,作者也著重人本價值。他記述不同志願學生的心聲,當中有的視自由之夏為衝擊生命的嶄新經驗、有的是縈繞一生的夢魘;有的認為是重生,也有視作是救贖。參與者的真實經驗,有劃時代的意義。

 

  《自由之夏》中譯本三年前出版,有份寫序的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王甫昌,曾是《自由之夏》作者的學生助手。他總結自由之夏的歷史意義:「一九六四年『自由之夏』計劃的學生參與者,在參加該運動之後,終生在個人生命軌跡上所受到的影響,以及這些參與者後來繼續參與的幾種社會運動,包括『婦女運動』、『反戰運動』、及『民權運動』,對於美國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當年傳媒對自由之夏運動,解讀為學生志願者因個人「年輕的叛逆」才參與社運,扭曲了事實的真相,1990年出版的《自由之夏》,則以嚴謹專業的記錄和分析,還歷史一個真實面貌。

 

  年青學子在自由之夏運動「經歷了自由解放意識」,改寫個人和國家的命運;這股浪潮隨時代巨輪席捲全球,對照台灣和香港的社運發展,人類爭取美好世界的願望,從來都一樣。

 

 

編按: etnet財經‧生活網二十周年獨家呈獻《DIVA品味派》,將於9月25日華麗登場,為俊逸型男、知性淑女精心打造本地唯一潮拜頻道。《世界在讀什麼》專欄將移至《DIVA品味派》,進一步突出專欄風格。與此同時,《生活副刊》頻道亦將新裝上陣。

 

DIVA品味派 - 潮拜頻道 華麗登場
生活副刊 - 全方位頻道 著地生活由此起

 

即Like   即賞iPhone 6

 

敬請密切留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Jazz Up Your New Year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