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2/08/2015

《孤兒列車》不甘被命運支配的人生

 

 

 

 

 

 

 

 

 

 

 

 

 

 

 

 

 

 

 

 

 

 

 

 

 

 

書名:孤兒列車(Orphan Train)

作者:克莉絲汀娜‧貝克‧克蘭(Christina Baker Kline)

出版:遠流(中文版)William Morrow(英文版)

 

  讀《孤兒列車》,兩個年齡相差四分之三世紀的女子,卻有著相似的孤兒命運,曾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兩人相遇,彼此心靈相通,產生不一樣的默契,為對方解開重重的心結。

 

  20世紀20年代,美國有個孤兒列車計劃,當中有二十萬名孤兒,被運送至美國中西部等待安置及收養。小說部份內容以作者婆婆的父親的故事作藍本,加上當年親歷列車上的「乘客」的真實史料,串連起美國明尼蘇達州、緬因州和愛爾蘭三地的故事。

 

  孤兒小說中的兩位女主角,17歲的莫莉,祖先是印第安族人,和來自愛爾蘭的91歲富貴老太的薇薇安,身世同樣悲慘。莫莉喪父,母親精神失常,她像人球般被踢來踢去,以孤兒身份住進冷漠多疑的夫婦的家庭,女主人性情乖戾,她被誤會偷竊,為了履行50小時的社區服務,到薇薇安老太太的大屋,替她執拾舊物。在堆滿雜物的閣樓內,喚回塵封多年的記憶。薇薇安想起九歲那年,和家人到紐約生活,但一場大火使她變成孤兒,被逼跟隨「孤兒列車」,由東部到西部遠涉重洋,開展新生活……

 

  薇薇安之後被一個個家庭收養、遺棄;不斷以為擁有新生,然後感受驟然失去的失落,不斷憧憬將來,又忐忐忑忑迎接失去的痛苦,直至被一個失去女兒的家庭收為養女,甚至跟死去的女兒一樣改名薇薇安,自此,她便有了身份,有了家,有了一個歸宿。

 

  這種莫名的擁有又失去,不知歸屬不知未來的感覺,近幾年,香港人都很熟悉:古樹遽然斷根,斷絕了百年的歷史滄桑;還有新界東北的村落陌田,每天都是失去的訊息,告別歷史,卻不知何去何從。

 

  莫莉經常戴著一條有圖騰的十字架項鍊,是她祖母婆留給她的家族回憶-「代表永無止盡的道路,從起點出發再繞回來。」戴著它,便會惦記著離出發的地方不遠,對比老太太薇薇安,她代表了新生代追求自由和希望。

 

  老太太因17歲的莫莉闖進她平靜的生活,牽起她悲痛的回憶:首任丈夫在太平洋戰事中殉職,她把襁褓中的女兒送走,之後改嫁。莫莉翻查孤兒資料,替她尋回別離七十年的女兒,還有當年在孤兒列車上她曾抱過的小男孩……重聚的驚喜,修補了孤兒的內心傷痕。

 

  《孤兒列車》雖敘述兩代孤兒尋根,人與命運搏奕、流亡遷徙漂泊的故事,它也歌頌不分種族,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可貴。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