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17
諂諛我者,吾賊也
今天介紹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一段話: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荀子,出生於大約是公元前336年,逝世於大約前236年。
荀子,名叫況,是戰國晚期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他提倡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說相反,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生來是「惡」的,「其善者偽也」,偽是人為的意思,即需要教化、禮儀、習俗對人的影響,即後天的學習,才可以為善。荀子主張「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由於主張「性惡論」,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荀子啟蒙了韓非與李斯等後來之法家。
上面所引那句話,出自《荀子‧修身》。之前還有一段話,翻譯成語體文是:看到善行,必定要自行省察,看自己是否有這種善行;看到不善,必定要憂懼地反省,看自己是否有這種不善。如有善行在身,必定要堅決地愛惜;如有不善在身,必定要防止沾污而厭棄。接下來就是上面那句話,語譯的意思是:批評我而且批評得恰當的人,是我的老師;讚揚我而且讚揚得恰當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諛諂媚我的人,是害我的敵人 。
荀子這段教誨,歷兩千多年仍然有警世意義。因為現在社會上,許多人仍然把批評他的人,不管是否恰當,都視為敵人;稱讚他的人,也不管是否恰當,都一律視為朋友;遇到阿諛諂媚自己的人,則喜不自勝,豈會視之為賊呢?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