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015
鑽石中的名牌(二)
戈爾康達 (GOLCONDA) 的傳奇源於十六、十七世紀印度南部的一個小王國,它的名字和其首都也被稱為戈爾康達,境內的克裡希納河 (Krishna River) 更以出產鑽石而聞名。這時期,印度幾乎是世界唯一的鑽石產地,當地的鑽石被開採或搜集後,也被運送到首都戈爾康達去分割、磨光和銷售,故戈爾康達變成了世界著名的鑽石集散中心。蓬勃的鑽石貿易令戈爾康達地區帶來了極大的繁榮和名望,每一顆超過兩克拉的寶石都歸屬統治者擁有。莫臥兒人在征服戈爾康達之前和之後收集了大量美鑽。
戈爾康達傳世的美鑽包括希望之星 The Hope、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世界上第三大的粉紅鑽石,重 34.65 克拉)、光之山(The Koh-I-Noor,英女皇后冠上的美鑽)、攝政王(The Regent,拿破侖寶劍上的方型鑽)等等。
戈爾康達現今的正確位置難以被考證了。一般認為是產於克裡希納 (Krishna) 與哥達瓦裡 (Godavari) 兩河流域礦區的鑽石,並被送到戈爾康達加工琢磨,故以戈爾康達為名,其位置大約位於今日的印度中南部的海德拉巴地 (Hyderabad) 區。
以下是瑞士 Gubelin 寶石鑑定所對現今 GOLCONDA 鑽石的評定條件:
1. 淨度:無瑕、內部無瑕 (Internally Flawless - IF),或者潛在性無瑕(輕微重新打磨後可達IF)。
2. 顏色:D 色等級的無色鑽石(其他可追溯產地的彩色鑽石也可併入考慮之列)
3. 重量:5 克拉或以上。
4. 鑽石類型:第二型 (Type II ) 鑽石,可參考《鑽石中的名牌(一)》。
5. 形狀:古墊形琢型,或者是古董型琢型(冠部非常高,大尖底,保留原石石胚的天然面等。)現代圓形明亮切割鑽石並不符合這項要求。
6. 天然並無經過任何人工的優化處理。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