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1-17

虐兒行為零容忍

  近日,香港接連發生多宗駭人聽聞的涉嫌虐兒或疏忽照顧兒童事件,其中,年僅5歲的小女孩臨臨疑因遭其生父及繼母長期虐待致死,她的哥哥身上亦布滿新舊傷痕,同時,可能由於營養不良,體型較同齡小朋友更為瘦弱。另一名由寄養家庭照顧的8個月大男嬰也疑曾遭人虐待,頭部重傷出血,更一度命危。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根據防止虐待兒童會資料,單單2017年便接獲1121宗求助個案,其中超過六成施虐者為家庭成員,問題十分嚴峻。因此,如何完善防止虐兒機制,防止此類悲劇重演實是刻不容緩。

 

 

兒童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弱勢,未必懂得如何保護自己。(iStock圖片)

 

社署仍未有明文規定學校必須呈報個案

 

  兒童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弱勢,未必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在需要時向他人求助。虐兒個案並非無跡可尋,受虐兒童除了身體上可能經常出現不尋常的傷痕外,他們的其他細微情緒和行為變化也可能反映出他們正在忍受的痛苦,例如本來活潑開朗的小朋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願意與他人交流接觸、上學經常遲到或缺勤,以及情緒不穩等。

 

 根據現時《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當學校發現兒童有可能受虐待,須初步了解兒童情況及作出評估,過程中可諮詢社署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亦可即時轉介服務課處理,如個案可能涉及刑事罪行,學校應向警方舉報。惟現時社署並沒有明文規定學校必須向政府呈報個案,再加上學校可能因缺乏足夠資源和專業人手跟進和處理懷疑虐兒個案,令有需要家庭未能得到及時支援。

 

「多管閒事」或救人一命

 

  政府有必要檢討現時的虐兒通報機制,研究就處理懷疑虐待兒童個案訂立更清晰的指引,同時,成立一個橫跨教育、醫療、社福和法律等範疇的專業團隊,專責跟進家庭暴力及虐待兒童的個案,及早發現及介入虐兒案件,保護孩子免受更大的傷害。

 

  有不少保護兒童團體希望政府引入強制通報虐兒個案機制,若學校教師及社工有懷疑時,須即時通報校方和政府,而聯合國亦早在2013年便向政府作出有關建議,惟未有進一步行動。在美國部分州份,只要你發現或者有理由懷疑一個兒童可能受到虐待,就有責任向有關政府部門報告。有部分州份更規定一些與兒童有密切接觸的人員,例如教師、醫務人員和社工等,必須上報虐兒個案,若知情不報,可能會面臨法律懲罰。在保護兒童方面,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到「多管閒事」,多關心和留意街坊鄰里孩子的狀況,以便及早識別可能受虐的兒童,並及時通知當局或其他相關專業人員了解情況,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

 

不要等到下一個悲劇發生

 

  其次,政府也應增撥資源,加強學校教師和社工,包括幼稚園和小學教職員的相關培訓及支援,提升他們對虐兒事件的警覺性,以做好把關工作。政府也有必要將防止虐待兒童納入幼兒課程中,教導孩子何謂虐待,以及當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可以向誰求助,建立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

 

  另外,政府也可考慮建立一個中央數據資料庫,讓社會能夠掌握更多與兒童及家庭暴力的相關資料,特別是一些有濫藥和家庭暴力記錄的高危家庭,以便政府為有需要家庭提供更適切及時的支援,預防兒童被暴力對待,防患未然。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肩負保護兒童免受傷害和剝削的責任,以兒童的安全、需要、福祉和權利為重及以此為最優先考慮,無論是政府、學校、警方,還是其他相關機構都必須認真看待所有懷疑有虐兒跡象的個案或接獲的懷疑虐兒個案舉報,絕對不能有一絲鬆懈。希望政府不要等到下一個悲劇發生的時候,才猛然醒覺香港在保護兒童政策和措施上的不足。保護兒童,我們都責無旁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

更多容我細說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