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11-12

發展租住房屋應成為重要的房屋策略(民協 譚國僑)

  1998年2月,特區政府發表名為「建屋安民—邁向廿一世紀」的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白皮書,結論一章明確指出「幫助所有家庭獲得合適和負擔得來的住屋,並鼓勵市民自置居所」為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目標。筆者相信,幫助市民獲得合適和負擔得來的住屋,必定是市民的期望,但對於鼓勵市民自置居所作為政府房屋政策的目標,筆者則並不苟同。

 

  1.鼓勵市民自置居所必定需要投入大量公帑,以大量公帑協助市民置業,實在是存在不少爭議;

 

  2.當政府投入大量公帑協助市民置業的同時,其實扭曲了市場應有的供求平衡,進一步推高樓價和租金,脫離市民可負擔能力;

 

  3.置業實在涉及一定市場風險,以公帑鼓勵和協助市民置業,變相使更多市民被迫承受市場風險的壓力。

 

  要幫助市民獲得合適和負擔得來的住屋,特區政府應重視和考慮本港市民對租住房屋需求,大力發展租住房屋作為重要的策略。

 

  首先,面對近年公屋輪候冊申請家庭大幅增加,由2011年的15萬增至現在的20萬,特區政府每年15000個出租公屋的建屋量,根本是漠視低收入家庭對租住公屋的需求,迫使愈來愈多低收入的家庭,棲身於私人住宅以至工廠大廈的劏房中,承受十分惡劣、甚至非常危險的居住環境,特區政府應該大幅增加每年出租公屋的供應;

 

  第二,特區政府自2005年開始大幅減少整體的房屋供應,加上近年本港熱錢不斷流入,本港的私人住宅以至工廠大廈的樓價節節上升,至2012年9月,私人住宅和工廠大廈的樓價指數分別為211.5和506.4,與2005年第三季比較,分別增加了1.26倍和2.8倍,面對數以倍計的樓價增幅,有學者更評估表示,現時有30%香港家庭的收入夾在私人住宅和政府出租公屋之間,此等家庭對租住房屋的需求,肯定是非常殷切,特區政府應設法回應此等家庭對租住房屋的需要。

 

  第三,近年有不少聲音,抗議因住屋需要而成為「樓奴」,他們寧願選擇租屋居住,但可惜樓價的瘋狂飊升,亦帶動住房租金不斷上升,以2012年9月租金指數與2005年9月作比較,私人住宅和工廠大廈的租金分別增加了67%和64%,租金上升的趨勢仍會持續,幫助市民獲得合適和負擔得來的租住房屋,肯定是不少市民,特別是不符合租住公屋資格的中下層市民,迫切的需要。

 

  梁振英政府強調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是解決本港住屋問題根本之策,但要落實有關策略,肯定不是短期或三兩年內可以見到成效,筆者認為,大力發展租住房屋作為本港重要的房屋策略,實在有迫切和現實的需要。

 

《民協副主席 譚國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政治擂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