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大學生創業最缺錢!中大生研發補習老師配對APP,獲創業基金青睞成功「起步」!
年輕人創業,籌集資本往往是第一步。如何吸引創業基金青睞,確實是一大挑戰。今期,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位大學生創業故事,他創業時缺乏資金,透過成功申領不同的創業基金,才能順利「起步」。
20餘歲的王文洋(Ivan)在香港中文大學環球商業學系畢業,與盧俊曄(Jason)及另外兩名同學創辦了Flowclass。它是一個專為不同的教育機構和個人導師而設的收生系統建立工具,讓用家使用其「無程式碼」的工具建立網站、推廣課程以及管理報名。業務範圍先由香港本地開始,希望將產品滲透至全港各教育中心和個人導師市場。他說:「長遠目標是開發一個能夠應用於任何市場的SAAS軟件,進軍不同地區市場,例如補習氣氛較濃的台灣和新加坡。」
在創立Flowclass的兩年前,Ivan創立一個「共享筆記平台」,惟發現市場需求有限,遂創立另一個補習老師配對的應用程式。當時還是大學二年級生的Ivan,沒有足夠資金創業,便參加香港中文大學培育計劃。後來亦成功獲得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及青協Inno Impact 青年創業實踐計劃支持。他回憶道:「當初若非獲得『毋須股權作代價』、『毋須附帶條件』的創業基金支持,我肯定不能那麼輕易就可以創業。」他相信此類計劃對缺乏資金創業的大學生來說,起了實際的關鍵作用。
對於創業心態,Ivan認為讀書時期與畢業後是截然不同。他坦言:「讀大學時沒有太多顧慮,只是『想做就去做』,最緊要是開心;但畢業後,就會開始考慮自己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所以時刻擔心公司營運及財政問題,開發產品時會更加顧及市場反應和回報,不能只是『想做就去做』。」
家人準備飯餸默默支持
由於讀大學期間,Ivan已成功獲得不少創業基金支持。Ivan感恩地說:「家人縱使未能提供財政或人脈上的支援,但仍非常支持我去創業,還在我下班回家後,默默為我準備飯餸和湯水。他們沒有給我掣肘或壓力,任由我決定自己想走的路。這一切,令我覺得很窩心、幸福。」
除獲得家人的支持外,Ivan認為香港有完善的硬件及軟件支持初創持續發展。他又補充:「我在香港創業,獲得不少創業家無私支援,部分創業家分享了在美國矽谷的經驗,擴闊了我的國際視野。」不過,他認為香港較重視某些龍頭行業的初創發展,例如金融科技,但卻較少對於教育及其他非龍頭行業的支援。
畢業後「與同學走不一樣的路」
Ivan的公司發展順利,作為剛剛大學畢業的他認為,最大不同是「與同學走不一樣的路」。他說:「同學畢業後,不少投身投資銀行或顧問公司,藉以獲得不俗工資,平步青雲;而我的成就則是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向,做自己喜歡的事,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可以擁有整個項目的話語權,見證它由零開始成長,當中的成功感,難以筆墨形容。」
他最開心的是產品廣受歡迎,這種喜悅更是金錢無可比擬的。他說:「成功對我來說,就是一家新的補習社於開張前,選用我的產品;當然,有朝一日成為業內龍頭的想法,大概都是每家公司的成功定義。」
對年輕創業者的四個忠告
對於初創,Ivan有四個忠告。第一,在創業旅途上,講求的是如何從紙上談兵的想法,轉化成為真實產品,令用家受惠;第二,在公司創立初期,缺乏人際網絡,但不要害怕,透過逐步發展,自然會建立人際網絡;第三,遇到困難時,馬上請教初創前輩;第四,盡快令公司業務得以持續發展。「要籌集資金,應盡早計劃,例如向政府申請資助等。而且,從批核狀況之中,已可得知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或者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若要測試想法是否可行,可尋求認同及創業基金資助,計劃順利獲批的話,便證明想法可行。」
筆者喜見香港近年有不少資源用作支援像Ivan一樣的年青人,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幫助他們創業,也希望政府可多考慮投放資源於非龍頭行業的科技初創,讓香港的創科發展更多樣化,亦幫助傳統行業利用新的數碼科技提高效率和服務。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