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12-23

趁ChatGPT強勢崛起!OpenAI狂推AI生成工具、投資AIGC初創,掀起人工智能創投浪潮!

  《Science》雜誌剛剛發表2022年度科學十大突破,除眾望所歸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外,近期大熱的「AI生成內容」(AIGC)技術亦榜上有名。隨著AI製圖工具、智能聊天機械人先後爆紅,AIGC現已成為創投界的新焦點;當中最被看好的玩家,正是憑ChatGPT一戰成名的OpenAI,預計未來兩年內可創造10億美元收入。究竟OpenAI是如何崛起?它對人工智能發展有甚麼影響?如此有前景的AI研究實驗室,為甚麼其共同創辦人、科技狂人馬斯克要中途退出呢?


OpenAI宣稱開放AI研究成果


  2015年,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投公司Y Combinator前總裁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與多位企業家和學者攜手成立非牟利AI研究組織OpenAI。初始資金是來自馬斯克與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共同投資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OpenAI希望發展出能為人類創造貢獻的友好AI,並會公開分享其AI研究成果。(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該組織旨在研發出能造福全人類的通用型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並會對外分享其研究成果。所謂「AGI」,意指擁有接近、甚或超越人類智力的人工智能,具備有如人類的認知能力與邏輯推理力,甚至有自我意識,能夠執行不同任務,適用於廣泛用途。


  目前常見的AI則屬於應用型人工智能(Applied AI),只可執行有明確目標的任務,僅限於特定用途,例如自動導航、人臉辨識、醫療影像判讀等。由此可見,OpenAI創立之初已樹立了AI領域的最高標竿。


  2017年,OpenAI開發出電競AI「OpenAI Five」,嘗試與人類電競選手1對1決戰,順利奪得首勝。2018年,OpenAI Five正式推出,能夠同時控制5個遊戲角色,組成一支完整隊伍,於是開始接受全球玩家挑戰,最終創下99.4%的獲勝率。

 


2019年4月,OpenAI旗下電競人工智能OpenAI Five,擊敗《Dota 2》國際邀請賽的冠軍隊伍,成為全球首個在電競比賽中擊敗人類世界冠軍的AI。(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馬斯克與OpenAI團隊有分歧


  可是,在OpenAI剛做出一點成績之際,馬斯克卻決意退出。2019年2月,馬斯克宣布離開OpenAI,因為要專注於Tesla與SpaceX的業務,而且Tesla與OpenAI都要大量招聘AI人才,存有潛在利益衝突。他亦坦承,跟OpenAI團隊有意見分歧,惟未透露具體的分歧事由。


  馬斯克出走後一個月,OpenAI於2019年3月宣布成立營利公司OpenAI LP,轉向商業化,並開始向微軟(Microsoft)靠攏,這很有可能是馬斯克所指的「分歧」。同年7月,微軟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雙方共同開發Azure AI超級運算技術,而OpenAI所有服務亦會遷移到Azure雲端平台運作。


  2020年,微軟宣布獲得OpenAI自然語言模型GPT-3的獨家授權,可為客戶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可說是OpenAI邁向商業化的關鍵一步,惟卻被外界質疑有違其開放技術的承諾。

 


OpenAI表示,GPT-3自2020年推出以來已被套用於300多個應用軟件,每天生成逾45億個字。(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微軟獲GPT-3獨家授權惹爭議


  雖然微軟技術長凱文·史考特(Kevin Scott)強調,該公司只是取得GPT-3底層程式碼的使用權,外界仍可通過OpenAI的API使用GPT-3模型,但一眾網民卻不買帳。馬斯克也在Twitter留言批評,此做法跟組織本身的「開放」理念背道而馳,更直言:「OpenAI已被微軟俘虜了」。

 


身為OpenAI共同創辦人的馬斯克認為,把GPT-3獨家授權給微軟,違背了OpenAI的「開放」初衷。(圖片來源:Twitter@elonmusk帳戶)


  2021年,OpenAI在微軟和其他合作夥伴的資金支持下,推出OpenAI 初創基金,提供1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資金池,用於幫助對世界產生深遠和積極影響的AI初創公司。被選中的初創可提前進入未來的OpenAI 系統,並獲得OpenAI 團隊的技術支援。


  開發AI系統所需的人手與資源均非常龐大,但當時針對AI初創的企業孵化器卻不多,故此OpenAI無疑是希望透過這個初創基金,搶先找出並扶植有潛力的AI初創,以掌握AI技術的發展先機,並增強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


AI生成音樂、圖像、文字、程式


  除藉助微軟來擴張勢力外,OpenAI也陸續開發出不同的AIGC服務,並公開部分成果給網民使用。2019年誕生的MuseNet,能夠基於用戶上傳的樂曲,為其添加樂器,並注入不同的演奏風格,生成新的音樂作品。

 


MuseNet可讓用戶選擇多種不同的樂器(如鋼琴、結他、鼓等)和音樂風格(如爵士樂、Lady Gaga、莫札特等),自動生成約4分鐘長度的音樂。(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2020年釋出的Jukebox,用戶無需上傳音樂,只需輸入歌手、歌詞和曲風等資料,系統便能自動產出接近CD音質的樂曲。

 

Jukebox使用了120萬首歌曲(其中60萬首是英語歌曲)來做訓練 ,並依照這些歌曲的音樂性質做分類。用戶只要輸入歌手、歌詞和曲風等設定參數,AI便會自動生成特定風格的音樂作品。(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2021年面世的Codex,能夠將用戶輸入的文字描述,轉換為程式碼;換言之,開發者可以用簡單的口語指令來編寫程式,不同再學習繁複的編程語法。同年,OpenAI一口氣發布兩項更矚目的新產品,分別是輸入文字即能生成圖像的DALL-E,以及上傳圖片後即能產生文字的CLIP。

 


Codex是一個能夠將自然語言轉換成為程式碼的人工智能,換句話說,用戶只要輸入一般英語,AI便會自動轉譯成程式碼。(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2022年4月,OpenAI釋出DALL-E的後繼版本DALL-E 2,並開放給公眾付費使用;伴隨著其他AI產圖工具如Midjourney與Stable Diffusion等相繼投入服務,令同年年中社交媒體上湧現一波AI繪圖熱潮。

 


DALL-E 2是一個AI製圖工具,用戶輸入敘述文字後,即能產生相應的圖片,還可以對圖片進行編輯。(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2022年11月,OpenAI推出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憑藉其超卓的問題解答與撰寫文案能力,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吸引逾100萬人湧入試玩,不僅將AIGC熱潮推上另一高峰,更使OpenAI的名字變得廣為人知。

 


ChatGPT是一個AI聊天機械人程式,由GPT-3延伸出來的GPT-3.5模型所驅動,能夠分析和理解輸入文字的含義,並判斷上下文來生成相應、連貫的回應。(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ChatGPT爆紅創造吸資良機


  鑑於經濟前景不明朗,2022年初有部分創投公司已放棄投資OpenAI。目前該公司估值約為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惟有些投資者卻懷疑,它是否配得上如此高估值,日後又是否真的有能力跟Google搜尋引擎競爭。今次ChatGPT爆紅,可說是OpenAI挽回創投界信心,爭取更多外部投資的大好機會。


  至於其最大靠山Microsoft,似乎一直對OpenAI充滿信心。有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已尋求增持OpenAI股權。微軟希望能藉著OpenAI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助其拓展雲端業務。現時微軟已把GPT-3模型整合至其雲端平台,推出Azure OpenAI服務。


  微軟現已在 Microsoft Power Apps中使用GPT-3模型,透過將文字描述轉換為編程指令,協助沒有編程背景的人開發應用程式。稍後推出的Microsoft Designer繪圖工具,背後是由DALL-E 2驅動,當用戶輸入文字後,即可獲得想要的平面設計素材,如Facebook貼文圖片、PowerPoint簡報、或橫幅廣告圖片等。

 


微軟宣布在Microsoft 365服務中將新增名為「Microsoft Designer」的AI製圖工具,基於OpenAI旗下DALL∙E 2提供服務,可讓用戶能透過文字描述方式,快速創作圖像內容。(圖片來源:Microsoft官網)


與Shutterstock合作賣AI圖片


  不過,OpenAI要贏得大部分投資者的信心,始終要具備創造長期收入的能力。現時AI產圖工具DALL-E 2生成一張1024×1024像素的圖片,會向使用者收取0.02美元的服務費;至於OpenAI的文本生成服務,則每750字收取0.02美元(約0.16港元)的生成費用。


  此外,OpenAI亦有與其他初創公司合作,共同創造營收。譬如,二手車網上平台CarMax利用OpenAI技術,為平台上的二手車建立文字摘要,並整理車主評論,方便用戶瀏覽;AIGC服務供應商Jasper則透過OpenAI技術,為客戶生成各式各樣的營銷內容,包括社交媒體貼文、博客文章、廣告文案、或電子郵件等。


  OpenAI又會跟商業圖庫平台Shutterstock合作販售AI生成圖片。Shutterstock表示,在未來幾個月內會在平台上推出AI圖像生成服務,並會設立補償基金,為圖片曾被用於訓練AI模型、以及作品曾被用作合成圖片的藝術家提供補償。


  OpenAI公司內部估計,2023年營收有望達2億美元(約15.6億美港元),2024年更有機會攀升至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Google搶進投資AIGC初創


  除OpenAI外,另一熱衷於AIGC的科技巨擘正是Google。2022年5月,Google發表可以將文字轉圖片的AI生成系統Imagen,背後使用的自然語言模型是由Google Research所研發的 Transformer。


  另外,Google亦有研發類似ChatGPT的智能聊天系統LaMDA,並已跟Google搜尋、Google圖書、Google地圖、YouTube等串連起來,盡吸Google旗下服務龐大的數據與知識,已能展現出接近真人對話的能力。


  最近更有消息傳出,Google正跟開發自然語言處理軟件的AI初創Cohere進行洽談,有意投資至少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觀乎OpenAI與Google近期積極投資於AI初創的行動,預計AIGC將會成為科技巨頭技術競賽的新戰線。


AIGC變成創投資金追捧對象


  自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後,創投界對Web 3.0的投資興趣已大幅減弱,並逐漸轉向AIGC領域。AI繪圖初創Runway於2022年12月初成功募資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其共同創辦人克里斯托瓦爾·巴倫蘇埃拉(Cristóbal Valenzuela)表示,4 年前創業時,投資者都不看好生成式AI,但現在卻有投資者告訴他,這項技術可能會像20年前的智能手機般具有變革性。

 


AI繪圖初創Runway共同創辦人巴倫蘇埃拉表示,現時AIGC技術備受創投界關注。該公司剛於2022年12月5日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圖片來源:Runway官網)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認為,除藝術、文字、廣告創作外,程式編寫、遊戲開發、建築設計、甚至法律草擬等工作,也有可能由 AI 代勞,因此生成式AI技術有望顛覆所有講求創造力的行業,並擁有數兆美元的經濟價值。


  私募市場數據平台PitchBook的資料顯示,縱使整體創投投資規模縮減,但生成式AI的創投投資總額自2020年以來卻暴漲了425%,到2022年更增加到21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可見AIGC現已變成創投資金的追捧對象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智城物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Smart Living #Science #AI生成內容 #AIGC #ChatGPT #OpenAI #馬斯克 #elon musk #人工智能 #OpenAI Five #微軟 #GPT-3 #MuseNet #Jukebox #Codex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