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7
【FOCUS】總理吹風「十四五」 小康之後劇變將至
中國最具份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五年規劃」,即將於2021年步入第14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二(26日)主持召開規劃編制專題會議時「吹風」稱,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將突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並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項目。
跟十三五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項發展理念相比,預料十四五的關鍵字同樣少不了「開放」、「創新」、「綠色」之餘,或將新增「競爭」與「和諧」。
中國未來政策調整的核心勢是重新界定政府/市場、中央/地方,國有部門/民營部門的關係,劇變或即將到來。
40年高增長曲終,須培育增長新動能
中國自1953年開始制定的五年一度計劃,全稱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綱要」,可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藍圖的最高綱領。現行的十三五規劃(2015-2020年)於2015年11月揭盅,總體目標即兩個「翻一番」及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眼見十三五即將邁入最後一年,經過改革開放40年高速增長期,GDP跌至6%歷史新低的中國,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如何促進增長新動能,提升國家生產率?如何建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府,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和財政可持續性?如何應對人口高速老齡化和縮小貧富差距懸殊?如何提高研發質量而不僅是數量,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發展模式……無不挑戰重重。
從李克強點睛十四五將突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看,規劃當首要聚焦培育中國增長新動能。較早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銀行聯合撰寫的報告就提出,解決生產率的挑戰需要三大要素,即消除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扭曲(Distortion)、加速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的擴散(Diffusion),以及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發明創造(Discovery)。
未富先老,勞工福利及社會保障迎挑戰
事實上,中國一直高調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發明創造,此從近年風風火火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5G發展突飛猛進可見一斑。不過,要提升全社會、全要素生產率,勢需於「消除資源配置扭曲」及「加速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的擴散」發力,前者涉及以更大開放和更多競爭,來更有效配置金融資源和人力資源;後者則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及縮小教育水平的地區差異。
而隨著中國到2030年的人口結構將更接近未富先老,60歲以上人口佔比料達四分一,加上收入不平等問題日趨嚴重,十四五規劃須直面屆時政府、社區、家庭等應各自在老齡化社會發揮什麼作用的問題,新的挑戰則是怎樣促進公平有效的社會服務政策,建立可持續的勞工福利和社會保障。
可以預想,2030年的中國經濟將更以市場為驅動、以知識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倘中國如願於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未來政策調整的核心勢是重新界定政府/市場、中央/地方,國有部門/民營部門的關係,劇變或即將到來。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