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12-09

岸田文雄的「鎖國」邏輯

  話說上月25日,不待世衛就非洲出現新冠變種病毒召開緊急會議,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已搶先發出一道急令,禁止非洲6國航班入境。自疫情爆發以來就不斷被批評「慢三拍」的首相約翰遜,連Omicron的名字尚未誕生就已下達禁令,好歹算是追上了時間前面。

 

(AFP)

 

  可是到了29日,當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宣布他的Omicron緊急對策時,約翰遜的禁令頓顯「小巫見大巫」-相對於英國只是禁止非洲南部航班入境,岸田決定自30日起禁止一切外國人入境,即使是已獲得簽證者亦不例外。簡言之,日本無異於對外國人「鎖國」了。

 

禁航小巫見大巫

 

  岸田的「鎖國令」不但針對南非等首先發現疫情的國家,連美國等盟友亦不例外,在國際間引起不少批評。本月1日,世衛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忍不住點名日本,直指禁止外國人入境的措施「在防疫學上很難理解」。對於岸田來說,要做出這麼「狠」的決定,當然也不會是一時衝動。下面一系列時間線與數據,應能解釋其中的內在關係與邏輯:

 

  首先是上月17日,日本政府公布數據,該國10月出口按年增9.4%,是8個月來最緩慢的出口增幅。如按月計算,更是下跌了3.6個百分點。出口之所以放緩,是因為在持續的疫情和供應鏈斷裂等因素下,各國對日貨的需求受到制約。例如,日本對華汽車出口大跌了46.8%。同一時期,受益於國內疫情緩和後的解封,日本零售市道迅速恢復活力,10月份家庭開支按月躍升了5%。

 

  接著在19日,岸田公布了78.9萬億日圓刺激經濟方案。他打著「新資本主義」的名義派錢,向低收入家庭每名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派發10萬日圓補助、提高幼稚園和健康護理行業員工的薪酬,同時補貼國內旅遊活動。岸田向國會表示,各項刺激經濟計劃可望令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約5.6%。

 

(iStock)

 

KFC已經準備好了炸雞

 

  寫到這,岸田的振興經濟思路其實已經躍然紙上--在全球經濟疲弱、出口萎縮的形勢下,日本作為傳統出口導向國家,亦不得不尋找新的經濟復甦支撐點。而岸田的盤算,顯然是透過龐大的財政開支和私營企業的配合,啟動國內需求的齒輪。此時疫情開始緩和,距離聖誕和新年假期還有一個多月,正是提升國民消費意願的最好時機。

 

  今年夏季在疫情封城之下勉強召開東京奧運會,已經令日本商界和零售市道慘不忍睹,剩下的聖誕和除夕長假期成了店家今年盡地一博的最後機會。是以近月解封之後,下至寅次郎式的蟻民生意,上至KFC這類在平安夜傾銷炸雞的連鎖大店,無不千辛萬苦克服供應鏈短缺的困難,做好迎客準備。

 

藉鎖國避免封城

 

  不料就在此時,世衛命名了Omicron。一旦變種疫情擴散,日本將被迫重回封城,剛剛生火的經濟引擎就會被一桶水淋熄。此時回看本欄過往文章曾提出的兩個看點:一是歐美各國對於聖誕新年期間疫情全面解封,經濟復甦的預測過於樂觀﹔二是岸田文雄上任10日即發動大選閃電戰,行事有股狠勁,要留意他今後會否再度展示。

 

  不料話音甫落,Omicron的出現為這兩個看點提供了「交叉點」。岸田狠手「鎖國」,雖然在國際社會引來批評,但日本國民卻看得懂,這位新首相是要藉鎖國來防止封城。禁令為期1個月,正好堅守到元旦前夕;雖然少了外國遊客是美中不足,但好歹令各行業可以做到內部消費的生意。

 

百姓投桃報李

 

(iStock)

 

  為官懂得為民生著想,百姓又怎不會投桃報李?日本民眾周一打開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報章《讀賣新聞》時,發現國內民調對岸田「鎖國」的認同率達到了近九成的高分,對其整體管治水平的支持度亦應聲漲6個百分點至62%。這是岸田臨時披掛出任首相來最好的成績,亦是其前任菅義偉下台時支持率的2倍。

 

  岸田的「鎖國」攻略也並非沒有危機,目前國內已發現至少3宗Omerion個案,如果出現社區傳播就會前功盡棄。好在初步研究顯示新變種殺傷力並不大,但這又為岸田帶來提前「開國」的壓力。岸田顯然不願冒險,周一是他當選首相後首次發表國會演說,他藉機提醒國民,日本疫情正在減退,但仍應保持警惕。

  

  剩下的大半個月對於岸田來說將是千鈞一髮的時刻,只要確保全日本各地開業開市,他便贏得任內第一場關鍵勝利。一旦順利進入新年,自民黨在明夏的參院選舉形勢就穩妥了。而在面對黨內強大的安倍派等各方力量時,岸田也就有可能如當年黨內另一位狠人小泉純一郎般,逐漸擁有強大的民意底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更多政經范局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