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中國隊」即將入場?(二)
關於「中國隊」是否即將要入場的問題,其實連帶著幾個附帶的思考:首先,如前文所述,歐陸確實展示出一些希望北京出手的跡象;其次,北京在應對百年變局之際,是否可以任由亞歐大陸的西端點燃戰火,而不受其波及?甚至還有一個更為原則性的問題,就是歐洲的寒冬才剛開始,面對大批老弱平民可能被凍死的人道危機,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國是袖手旁觀,還是承擔國際責任?
拜登向到訪的馬克龍展示老練外交手腕(美聯社)
亞歐大陸正邁入一個前所未見的新時期,即政治及經濟環境皆相對安全的亞洲,目睹著歐洲戰火的升級。基於中國在整個亞歐的戰略大方向不是推動集團對抗,而是促成橫跨東西的自由貿易路線,她的對歐政策必然會做出相應的展示。因此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尤其是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得到鞏固和升級後,北京不見得會在對歐政策上拘泥於傳統手法。
對華暫停脫勾戰可為美國經濟減壓
當中歐之間醞釀著某種合作之時,法國總統馬克龍跨洋過海來到了白宮進言。巧合的是,對於拜登總統來說,似乎美國內政及外交事務的發展,也出現了與華緩和關係的需要:
內政方面,美國在中期選舉過後轉入總統選舉的賽車道,白宮和聯儲局迄今無法在「高通脹」和「經濟硬著陸」的兩大危機之間「魚與熊掌兼得」。但若暫停持續了數年的對華脫勾戰,倒也未嘗不是為通脹和經濟同時減壓的最快手段。
外交方面,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高規模接待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如果此時美國再和歐洲盟友鬧僵,拜登在亞歐大陸就更形孤立。更何況,歐美也許都有一個共同的現實考慮:冬季戰場不利於北約和烏克蘭,如果利用和談來拖住俄軍攻勢,捱到明年開春就又是一番新天地。所以,美國對歐陸的對華「靠近」也暫且開了綠燈。
最為顯著的證據,是向來對華鷹派的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近日突然「轉性」,稱北約「不認為中國是敵人」。又指北約將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繼續與中國接觸,特別是傳達我們對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的統一立場。」史托騰伯格向北京「示好」,當然只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但若沒有美國用綠燈「照實」他,這隻「黃鼠狼」是肯定連金口都不願開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獲沙特最高規格迎接(美聯社)
拜登:「我和美國都不會道歉」
是以,當拜登在白宮與馬克龍親切擁抱之時,美歐之間的矛盾也許並沒有傳媒渲染的那般尖銳。不過,拜登仍然是向馬克龍這位小老弟演示了他「軟硬釘子」兼俱的老練外交手腕:
針對歐洲民眾對美國的不滿,他正色道:「我不會道歉,美國也不會道歉。」言下之意,美國和美國總統都是憑實力講話,歐洲沒有前來討價還價的資格。拜登還不忘送給馬克龍一面鏡子,分明是要他躬身自省,看清自己有幾斤幾兩。
針對俄烏是戰是和,拜登拋下兩句話,一是他將來願意和普京談。換言之,烏克蘭前途的最終決定權不在歐洲,而在於他和莫斯科;二是他未來對俄每一步行動,都會事先和歐洲盟友談。這句話表面客氣,但反過來說,如果歐陸的政治領袖們想和北京談,甚至是找個甚麼地方和俄羅斯密使談,又敢不敢對拜登有所隱瞞?
所以當馬克龍預定於明年初訪華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會擇日赴京,完成歐美高層訪華「四重奏」,而後者才是代表拜登來定調的。
中國在聯合國提出烏克蘭問題4點主張(美聯社)
中國要準備跑馬拉松
也正是在此時,中國駐聯合國副大使耿爽提出了北京迄今對俄烏問題最為詳細的四點要求,概括為:一、減少人道損失,避免對平民和民用設施發動攻擊,警惕陣營對抗風險;二、對烏克蘭民眾擴大人道援助;三、堅決反對將糧食、能源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呼籲撤銷單邊制裁措施;四、尊重戰俘權利。
以上四點可謂分別對俄、烏兩國及國際社會都提出了主張。基於有關要求是在聯合國提出,說明北京亦明白俄烏問題的複雜性,因此仍舊主張在聯合國層面解決爭端。但北京細化了自身主張,同樣可被理解為進一步斡旋行動的「試水溫」。
從中國自身面對的更大圖景來講,當社會遲早走向「後清零時代」,政府和民間自然期望盡快對外恢復正常交往。此時歐美高層連環訪華,很容易在民間輿論形成國際形勢改善的觀感。但是,美國自2016年,即新冠疫情爆發前3年便已對華發動脫勾戰,歐洲基於自身利益其實也一直亦步亦趨。
簡而言之,中國早就跑在一條馬拉松賽道上,歐美高層的到訪暫時還沒有改變這點。過早以為終點就快到來,只會令自己跑得更辛苦。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