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子女跟父還是母姓?無共識不如抽籤吧
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可以選擇跟隨父姓還是母姓。男女平權意識愈來愈高漲的台灣當然也不例外。佔台灣絕大多數的漢人是父系社會,原本生下來的孩子理所當然從父姓。但台灣2007年修法,改為父母雙方可以約定選擇,要爭取孩子跟自己姓的女性愈來愈多。最近身邊一對朋友夫妻,因為雙方相持不下,拖到報戶口的最後一刻還無法達成共識,走上了抽籤這一條路。事後他們分享過程,笑翻了不少人。
父母雙方各自替孩子取好名字,而因為台灣就算不特別請命理師精算後取名,也普遍要慎重參考筆劃和八字命名,所以不是換個姓那麼簡單,姓氏不同名字也完全不同,然後各自的名字取得對方同意。接著他們再慎重其事的把兩個名字,都用毛筆寫在漂亮的紙上。不過當他們抱著嬰兒出現在戶政事務所,宣告要抽籤決定姓氏的時候,頓時引起一陣騷動。原來大家通常都在家裏把架先打完,真的動用到抽籤這一步的,他們竟然是這個戶政事務所的第一對夫妻。還好政府早就設有一個公平公開的標準流程,來因應這種狀況。初次搬出這套工具,讓戶政人員都難掩興奮。
各地區公所會使用抽簽方式處理嬰兒從父或母姓的爭議。
過程是相當嚴謹的,戶政事務所拿出一個裝有6顆球的箱子,先給雙方進行檢查。然後抽籤決定先後順序,看父母誰先抽,全程一路拍照存證,避免後面出現爭議。遊戲規則就是箱子裏有三個球上面寫著「父」,另外三個寫著「母」。如果各自抽到不同的球,就要放回箱子重新抽籤,直到兩人都抽到父球或母球為止。
抽簽程序有多人見證,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結果無關主旨,我就賣個關子。既然一切公平,見證的人又這麼多,也無法抵賴,當場報戶口塵埃落定。落敗的一方雖然心有不甘,鬧了一陣子脾氣,但也只能接受。親朋好友看完一場爆笑好戲,還紛紛給出建議。有人認為,應該先去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姓氏,然後再回家取名字,就不用浪費時間。還有人主張,應該讓沒搶到姓氏的一方取名字,減少遺憾。
通常約定從母姓的,多半是第二胎,替人丁單薄的母親這邊著想。要不然就是父親沒有盡到養育責任等等因素。但我這對朋友,爭取女兒跟自己姓的太太,娘家有兄有弟也都育有子女,純粹是不服氣,想要有個跟自己的同姓的女兒。根據去年底台灣內政部的最新統計,從母姓的新生兒佔4.8%創下歷史新高。整體態勢是呈緩慢上升的趨勢。
在台灣,一家小孩有兩個姓氏愈來愈普遍。
當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陸各省人士都有,各式各樣稀有的姓氏都有,但有幾個是台灣特別多的複姓。高雄大寮的張簡,中壢楊梅一帶的范姜,都是因為種種原因,承襲兩個家族而產生的複姓。不知道將來會不會產生一些自創的複姓。但到時候哪個姓排前面,恐怕還是會有爭議。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