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09-13

英女王之死與英殖民歷史爭論

  作為「大英帝國」象徵的英女王伊莉沙白二世,日前以九十六歲高齡逝世,隨即引發保皇派和反君主制一派之間的爭議。在一片沉痛哀悼和歌功頌德的聲音以外,也有另類聲音借英女王之死,檢討英國過去的殖民歷史。

 

(iStock)

 

  不過,英國殖民的破壞與建設,經常是討論的焦點,香港有人便高舉殖民建設論。但英國另一最大前殖民地印度,卻有不少印度歷史學者借機鞭韃英國在印度的殖民遺害,而印度人對女王仙遊大多無感,正如《紐約時報》大字標題:《悼念女王,不悼念她所代表的帝國》。

 

  說到印度,原來馬克思在其《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一文中,所談到殖民的「雙重使命」,近年西方史學界流行利用這個觀點,為西方國家過去以至目前的殖民擴張辯護。

 

  有史學家直指馬克思在該文已表明,西方殖民主義具有破壞與建設的雙重使命,即一方面可破壞被殖民國家的腐朽舊制度,另方面又促進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因此他們解讀馬克思認為殖民主義是進步的,他們還把其解讀引進中學歷史教科書裏。

 

  事實上,在英國人侵略印度之前,由於印度擁有令人垂涎的肥沃農耕地,令到其歷史成為一部不斷被各種民族侵略的血淚史,從雅利安人到波斯人和希臘人,再遭白匈奴人及突厥穆斯林的侵略,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孔雀王朝與貴霜王朝,曾為古印度帶來輝煌的文化,特別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以佛教為國教,並向外宏揚,令佛教得以廣傳。

 

  無論如何,每當王朝或帝國崩潰,都會造成古印度的四分五裂。在這種你侵我奪的過程中,族群和語言在古印度變得非常繁多與複雜,影響到現今的印度,在十多億人口中,已知存在著的共三十種語言和二千種方言,而且在歷史上又未真正擁有過中央集權式的統一,印度人便唯有各說各話。經歷英國統治及獨立後要與國際接軌,英語遂成為官方語言,而沒有共通語言的南北印度人,自此亦以英語作溝通語言。這算不算是英國的貢獻呢?

 

  當英國入侵印度次大陸時,該大陸正處於莫卧兒帝國衰敗之際,族群宗教派系和種姓之間的混戰中。明白這個特殊處境,馬克思慨嘆當時的印度,似乎注定要做侵略者的戰利品,而它的歷史,只不過是一個接著一個征服者的歷史,整個社會無法抵抗,並且變得異常消極。

 

  因此,馬克思質問,既然印度逃不過侵略者的怪圈,那麼,在眾多侵略當中,相對而言,英國是否要比被突厥人、波斯人或俄國人的征服還有些兒建設性呢?這即被西方歷史學家愛引用的「雙重的使命」,破壞舊有的腐朽制度後,建立西方社會的物質基礎。可是,馬克思對此也不無批判。

 

  英國殖民者自許有雙重的使命,對馬克思而言,其實只不過是征服者的極端偽善姿態,他們在家鄉的文明樣子,但一轉向殖民地的時候,其野蠻本性便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馬克思指出,當英國殖民者在印度單純用貪污,不能滿足自己的掠奪慾望時,便架起西方的制度方便他們征服更多的資源。當他們在歐洲大談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之際,他們卻同時就在印度沒收了那些私人積蓄,轉移到東印度公司,作為股本的股息云云。

 

  當他們以保護「我們的神聖宗教」為口實反對法國革命的時候,另方面卻從印度朝拜神廟那些香客身上榨取錢財,而且還在神廟不時發生屠殺和賣淫事件。

 

  馬克思在其殖民論述中從沒讚揚殖民主義,只不過是西方歷史學家不顧上文下理,僅僅抽出一段來曲解,這就叫斷章取義,後世人紛紛各取所需,為殖民辯解。

 

  事實上,近年的確吹起一股為侵略者和其殖民行為「正名」之風,當中不乏受過殖民統治人士。這令我想起台灣學者陳光興的《去帝國:亞洲作為一種方法》,他在書中指出,那些被殖民統治的人包括學者,由於內化了殖民者的價值,因此容易從殖民者的角度看世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容我世說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英女王 #反君主制 #殖民主義 #印度 #馬克思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