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1 08:00:00
社企媒體「言論自由行」: 為新聞找答案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愈來愈多人已不再看報紙或電視了。很多傳媒機構在嘗試引入各種新媒體去吸引新世代的讀者。例如,《紐約時報》幾年前就開始實踐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英國《衛報》則大力引入民間多元的文章和觀點;此外,各大新聞媒體也紛紛推出網上和互動新聞報道,希望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重新想像新聞行業
在各種嘗試中,有一個沒多少人關注但很有潛力的方向,那就是 solution journalism,即「解困新聞學」,一譯「解題新聞學」。《如何改變世界》這本書的作者David Bornstein 近年更是大力推動解困新聞學,他在 New York Times 以及 Skoll World Forum 等網站撰文,講述爲何我們身處這個時代特別需要解困新聞學。他啟動了一個叫dowser 的網站,身體力行推動這事情,最近還創辦了 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解困新聞學網絡」,旨在培訓更多有志於做解困新聞的新人,試圖改變傳統媒體關於新聞報道的看法。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爲,解困新聞學的目標,是要替飽受各項問題困擾的芸芸眾生帶來希望和幫助,但採訪內容不是權貴的美言祝福和空泛期望,而是根據事實和經歷,報導有助於解決某些社會問題的真人真事。也只有實事的報道而非空泛的宏論,更能說明問題癥結、改革措施及阻力所在,從而鼓動人心,引導社會。
我對這議題近日有了新的認識,是因為在Good Lab好單位這個共用工作空間中,誕生了香港首個以解困新聞學為理念和使命的新社企,它叫「言論自由行」(www.hksow.hk),由前商台總監黃永創辦(他的真名是黃伯康)。
黃對「言論自由行」倡議的解困新聞學有以下的生動描述:在每年的風季雨季,新聞報道便會到上環的店舖和街道,拍攝水淹和財物損失慘重的情況;但傳媒真正要著眼的,應是導致上環水渠淤塞的因由,偏偏這一層卻無人有興趣繼續跟進。媒體本身說故事的能力很強,而最多人愛看的是有關「情緒」的故事,為了迎合市場便順理成章去說這類故事。
「言論自由行」沒有廣告壓力,可嘗試不只寫情緒的故事,可用更多時間發問,並尋找和討論答案。若沒有時間討論答案,就會形成「觀點會跟團」的情況,即是大家一窩蜂地說同一觀點,或只是走馬看花,限時限刻,未能深入討論不同觀點。
「言論自由行」在上月底正式開幕。黃伯康這個新社企,看準了一個定位和在新聞行業中的空白位。他分析,香港社會發展實在太急速,每隔數天總會發生一宗大新聞,新聞界都疲於奔命,在取捨間往往要放棄一些小議題,因此需要人關心的小市民未能得到應有的關注。他希望「言論自由行」能擇善固執,除跟進大新聞之外,更會主動出擊,廣納民意,爲小市民發聲,爲他們找出問題核心,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言論自由行」租用了一輛經改裝和設計的貨車,由星期一至五,每天早上都會開到不同的社區做節目,邀請在該區的政府官員、專家以及市民到流動直播車上就不同議題暢所欲言,尋求解決之道。從2月底試營運至今已累積了近60條片,其中的討論涵蓋言論自由、地震捐款、政府Wifi、通識教育等問題,直播可在手機和網頁同步收看。
社會創新的精神,是以新的意念推動社會正面改變。當主流傳媒受時間、篇幅、編採方針等限制,「言論自由行」可以「追新聞尾」,開著貨車落區,嘗試用較多的時間,聆聽社區的多元觀點,為市民解困,讓市民充分發言,也可在責罵以外思考如何推動政策的改變,倡議受市民認同的方案。這實在與主流媒體相輔相成;不過,以社企模式營運新媒體是很大的挑戰,期望「言論自由行」能排除萬難,以解困新聞學創出新的空間。
言論自由行: www.hksow.hk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