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過往專欄
論盡中港台
教材攻略。學得要精趣味投資法暢所欲妍HR唔易做辦公室政治論盡中港台時事要聞圖窮秘現中環人金錢世界呈分試 你要知小事大意義全城聚焦點政•漫料理NatFix我家私房菜素心Cook心理攻防戰綠路閑人好書看多點Pris形象教室形象UP!保哥快趣煮Green Monday看透生死親子語我要初創政策.正察跳躍中國時空筆記留心站財玄廣進點歷史看真點時勢造網紅Online有話兒DR-Max 一點就明Bella vita 美好生活iMoney 熱點Talk Of The Town活得健康點親子芬享不藥而癒人生燦爛點凱文隨筆尋寶島盛衰關鍵國金與投資留給囝囝IC理財打工秘笈樂活人生SME 解密「港」創業‧談管理心靈加油站「男」言之隱滾蛋吧,腫瘤花生味辦公室健康透視抗癌煮意知‧解醫學創業兵團匯對達人容我細說言歸政傳政經頑石不低頭為理發聲郎旋風薰香療法男士診症室抵玩自助遊句句有骨星座命理念力•氣功手機應用tips睛益求精嚴浩 LIKE!見微知著跟著陶冬找美食數碼潮人廣告有晴踏出退休第一步識食•惜食有種CEO叫做莊潮爆網事羅湖橋兩邊娛樂酷辣辣思歪思正十萬八千里樂本健‧教室特首選舉趣食60秒入廚101觀自然•觀香港有種生活政本清源心筆在妍維基解碼IT戰國誌煮酒論政今日趣聞馬壇.誌趣星期二周融愛瘋Apps美美道來大國崛起智醒日誌@中小企「營」刃而解Smart Buying甜品工房Education Calculator家事法庭升學信箱新手媽媽怪獸父母營營樂樂親子專題財富非常道謝國忠看勢獨唱團京城近觀原來如此乾坤挪移街坊食神Keyman森巴舞睇波LU文化導遊精神解碼抗癌兵團有營生活吾道崢廣見聞名家名畫商務英語型品薈我心中的米芝蓮歐洲直擊旅途中食得喜Leadership Coaching一哥教攝影心晴百態乳你同行專科專論人愛衣裝Word Discovery科技趨勢愛情故事投資達人政治擂台藝術投資秘笈抗癌點滴寵物情緣淘寶lization電影一線網絡鬼故主.管微博一分鐘管理娛樂有理進攻SAT古今名錶政‧經‧女人The Beauty Factor議會內外石油戰爭男女情色談金說匯風水環境學細味建築Green Hong Kong星光伴我行我吃過的米芝蓮A+孩子上海觀察京城札記鐵娘駕到食客三千創富新思維海外升學信箱Today's Web藝術投資世界在讀什麼-雷美華潮得起Business English飛越地球村紅酒情報職場物語股場琦手鑽石媒人Mei Ling好愛情‧壞愛情性治療師手記名牌女王嶺南人語醫美正當時黃金時代醫美正當時一份好工美麗不妥協上班纏下班逅

21/06/2018

中美貿易矛盾陷於膠著狀態

  • 岑逸飛

    岑逸飛

    資深時事評論員,曾任電台時事節目《時事分析》主持達十五年之久,也曾出任電視時評清談節目主持及電台時事清談節目主持,如《岑逸飛看世界》、《岑逸飛怪論》等,亦曾為報章社論主筆,以及為各大報章撰寫時評專欄。為學專研中西歷史哲學及《易经》義理,游走于儒、釋、道思想之間,旁及法家、縱横家、墨家、陰陽家、兵家以及術數風水,熟讀諸子百家典籍,其風格獨樹一幟,見地精闢。現為傳媒及文化工作者,并擔任大學兼任教授,講授課程包括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現代社會。

    論盡中港台

    本欄隔周四更新

  中美貿易緊張態勢加劇。美國總統特朗普於6月18日發表聲明:「如果中國拒絶改變其做法,而且像最近宣佈的那樣堅持徵收新加關稅」,美國的新關稅措施會生效。約一星期前,美國剛宣佈向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北京隨即反擊,要對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徵收相同比例的關稅。

 

  這次特朗普提出新的威脅,要在中美貿易戰繼續加碼,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中國商務部則於6月19日作出回應,謂美國如果「失去理性」,中國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進行反制。

 

  特朗普一直堅稱,多年來中國從兩國不平衡的貿易關係獲益,認為這對美國不公平。他在今年4月表示,中美每年的貿易逆差達5000億美元,還有3000億美元盜竊知識產權的損失。但根據中方統計,去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為4297億美元,進口額為1539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

 

  其實中美貿易的爭端,若說是關乎兩國貿易關係不平衡,恐怕僅是表面理由。更深層的原因,也許是源於2015年3月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中國製造2025》,是針對中國產業發展的一個新概念。

 

  該計劃提及的重點發展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械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能或可再生能源電力裝備、農機信息整合系統、納米高新材料或模塊化建築及生物化學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達成趕超德國和日本的目標。

 

  顯而易見,《中國製造2025》已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癥結,體現中美在經濟發展理念和經濟制度上的差異。中國以政府主導經濟發展,與西方市場經濟的模式大相逕庭。在本質上,《中國製造2025》要替代西方的技術,在2025年底前,將基本核心部件和重要基礎材料供應商的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70%,而中國市場40%的手機晶片由中國生產,70%的工業機器人和80%的可再生能源設備由中國生產。

 

  關鍵在於,中國可以憑藉巨大的國內市場,實現高科技不依賴外部的自給自足。在美國看來,中國現今是利用西方技術發展自己,一旦實現目標,就可以把西方技術趕出中國,其產業政策目標是逐步以中國版技術取代西方技術,然後再用中國版技術擴散全世界,與美國爭奪市場份額。可見美國在貿易戰所真正針對的,應是北京在《中國製造2025》中確定的高科技產品和行業。美國聲稱中國政府採取策略,迫使美國企業把知識產權轉移給中方。

 

  不過即使美國向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對中國經濟影響不會太大,低於年度經濟增長不足半個百分點,因此很容易可以透過其他財政措施彌補。現時中國在「強國」姿態下,不會屈服於外國壓力。倘若雙方都不肯讓步,貿易矛盾或陷入膠著狀態,雙方沒有達成和解跡象,最慘的倒是投資人士進退兩難。雖然以關稅來解決貿易矛盾不是正確處理手法,卻難免是影響股市升跌的頭號因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19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8-6-27 05:32 AM
  • #20
  • "無需比較,大家對回應的發言沒什麼要求,隨自己喜歡的,只要不是粗言穢語或違法言論便可以,而我只不過乘機組織思路和表達意見。"

    完全同意!

  • 引用 #19 潛龍 發表於 2018-6-26 12:18 PM

    無需比較,大家對回應的發言沒什麼要求,隨自己喜歡的,只要不是粗言穢語或違法言論便可以,而我只不過乘機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6 12:18 PM
  • #19
  • 無需比較,大家對回應的發言沒什麼要求,隨自己喜歡的,只要不是粗言穢語或違法言論便可以,而我只不過乘機組織思路和表達意見。其實性格對我們寫的文章影響很大,因為它決定我們接收訊息,處理訊息和表達訊息的方法。性格沒有優劣之分,只要發揮得當,亦可創自己的天地。
    S人着眼於已發生的事實和細節,可以寫些爆料性或資料豐富的文章。例如歷史學家會涉獵一般人不會接觸到的文獻和史料。
    N人着眼於概念和理論。例如我在雷鼎嗚「亞洲國力比較」一文的回應談領導國3大要素,就是這類文章。將物種進化論連繫到政治制度進化,再將邊緣地帶論,政治制度進化論和易經的物極必反理論三者聯繫到領導國要素,全都是在理論和概念層次操作。
    T人善於客觀理性分析,將問題拆解後做定性定量分析。財經論政大多是這類文章。
    F人善於表達感情感覺。例如屈穎妍和李怡的文章多屬此類,文章里形容詞比較多。
    P人喜歡自由,傾向於衝破一切框框,他們善於寫有創意的文章,我發現很多回應發言都甚具創意。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8-6-25 11:30 AM
  • #18
  • 回覆 #14 潛龍


    潛龍兄,你的思維理念很正路,亦是每一個希望從分享討論中學習的人,最正向的態度;所以從你的分享中,可見其深度和寬度;相對於我,我只是由聖經中認識人的本性和心性(只要是人,便萬變不離其中,這也與你的人性性格分柝法差不多),從這個基本點去看萬事萬物,故我便欠缺了你對事件的深度和寬度的認識了,因此也很多謝和欣賞你的評論,學到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4 10:35 PM
  • #17
  • (二)
    為此,中國華為及中興通訊做出了艱辛努力和巨額投資。在現代通訊領域,從來就是「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產品,四流企業賣苦力」,利潤分配,大頭全讓賣標準、賣品牌的拿走。二○一六年華為以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拿下5G短碼標準,獲得一定的5G「話語權」。與此同時,美國高通公司主導的LDPC碼也被確立為5G標準,但因技術優勢,目前多數國際通訊企業還是考慮選用華為的Polar碼方案。

    可見5G的前景,華為態勢可觀,無論是爭市場、爭經濟、爭科技,都為中國高科技產品和高端製造業發展釋出頗足的動力和後勁,美國必下毒手!

    評論員 柳扶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4 10:34 PM
  • #16
  • (一)
    2018年6月24日
    龍吟虎嘯:美國必下毒手
    山姆大叔揚言無限升級對華貿易戰之際,澳洲政府跟着起哄,橫插一刀,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該國的5G網絡建設競標。對於已經取得「全球最大電訊網絡設備製造商」、「全球第三大手機供應商」的華為,老美早就出手打壓,以從事「中國軍方網絡間諜活動」為由,打壓華為在美市場。特朗普還多次游說澳洲總理,不要使用華為5G網絡設備。就在這幾天,美國參議院還趁通過《國防授權法》之機,阻止美國政府「放生」中興通訊,矛頭也是指向華為。

    舉世矚目的5G很快就要在全球推出,眾所周知,5G是當代最高層級、影響極為廣泛深遠的通訊系統,它創造的經濟產出價值,據估算將高達十二點三萬億美元,與5G相關的產業鏈如網絡規劃設計、無線主設備、傳輸設備、終端設備、運營商等,將創造出三點五萬億美元,創造全球工作崗位二千二百萬個。5G乃當今世界最大的一盤生意,關乎許多國家、地區和企業的命運,5G所聚合互動的高科技、高端製造業之發展作用至為關鍵,無可估量。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4 10:29 PM
  • #15
  • 今天在東方日報看到一篇報導和一篇評論都是關於中國高科技:
    2018年6月24日
    華艦載電磁炮 美指2025年服役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海軍或將率先裝備電磁炮,美國傳媒上周五引述美國情報單位消息透露,中國正在測試全球最強大的艦載電磁炮,該電磁炮能以每秒二點五公里的速度,在九十秒內擊中近二百公里外的目標,並將於二○二五年服役。

    每發耗費約39萬元
    報道指,中國電磁炮使用的炮彈,每顆耗費二萬美元(約十五萬六千港元)至五萬美元(約三十九萬港元);而美國海軍使用的戰斧巡航導彈,每枚要花一百四十萬美元(約一千零九十二萬港元)。報道稱,除了中國,俄羅斯、伊朗和美國軍方亦希望能擁有電磁炮,惟目前尚未完成相關試驗。

    據悉,電磁軌道炮是用電磁動力發射高速彈丸的新型武器,其炮彈不帶炸藥,而是通過碰撞的動能來產生殺傷力。中國早前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電磁炮安裝到船上並作海上試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4 11:34 AM
  • #14
  • 這是我對信仰睇法:整理自己的思想之後,會發覺絕大部分想法是可以被證明的。但有些想法是不能被證明,只能接受的,我們叫這些想法做假設。例如上帝的存在,客觀宇宙和真理的存在,和一個空集的存在。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假設去證明其他所有想法,例如,有了上帝就可以創造宇宙和真理,一切學問都博覽其中,所有想法都解釋得通。你的所有假設加起來就是你的信仰。信仰和想法再加上聯繫它們的嚴緊邏輯就是你思想系統。初期這系統可能有很多缺陷,經過不斷學習,經歷,思辨和修正,它就逐漸變得成熟和堅實。不排除信仰可能會隨年月改變,例如,感覺不到上帝同在,慢慢相信客觀宇宙和真理是自有永有,不用創造。
    我的性格屬於完美主義,思想中一旦發現空白或矛盾,便會去看書和找資料,務求放得落腦的都解得通,把信仰那部份盡量縮減。現在看到幾乎全世界都墮入民主自由的信仰中,但又發現其中充滿著矛盾,自己很想弄清楚。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4 11:31 AM
  • #13
  • 我所有文章的資料來源(書,報紙,網上資料,音頻,視頻)都並非單一的,是經過消化再加上自己的想法針對某一論點作出。這裏的文章主要是針對岑逸飛之前在「創新科技須防揠苗助長」一文的觀點。如果西方的意識型態和言論自由是科技發展先決條件,那麼美國就無需擔心中國會超越他們。美國將民主自由的意識型態傳開去,令人以為一切美好的都歸因民主自由,但偏偏美國自己都不信。
    一般我都不會說明我每個想法源自那裏。我讀書學習時會不斷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把有矛盾的剔除,有時分不清思想來源。我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因果關係,把它們串連一起的正確邏輯只有一個,雖然可能很複雜。我也不在乎誰先把正確的邏輯說出來,因為正確邏輯不是屬於誰的,是宇宙自有的。
    其實看了我的文章有得着便足夠,一切都是為了尋找真理。

  • 引用 #12 wkwong1966 發表於 2018-6-23 06:18 PM

    回覆 潛龍 潛龍兄,今次的評論是你自己的嗎? 若是,你真的很棒啊! 縱使我認為我的思路與你的想法是同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8-6-23 06:18 PM
  • #12
  • 回覆 #11 潛龍


    潛龍兄,今次的評論是你自己的嗎?
    若是,你真的很棒啊!
    縱使我認為我的思路與你的想法是同方向;但你對每個細項都很了解,似乎你的觀察很深入和細緻,彷似是做了真的研究。
    假設這不是你的評論,亦十分多謝你的分享,很有得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3 02:59 PM
  • #11
  • (五)
    以手機制造為例,最核心的芯片一直由美國主導,除設計外在世界主要的芯片生產商中,美國公司佔了一大半。目前 10nm芯片 的生產工藝,是壟斷在英特爾(美國)、三星(韓國)和台積電(台灣)手裏。華為剛設計出的10nm麒麟 970 芯片,大陸第一的中芯國際都沒能力生產,要交由台積電生產。中國主要負責手機組裝環節。在手機產業裏,美國負責資本最密集的環節,韓國、日本和台灣等負責資本次密集和勞動較密集的環節,而中國則負責勞動最密集的環節,大家都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做自己最有競爭力的部分,體現其自生能力。
    中國工人的薪酬會隨著經濟發展不斷上升,國家的整體資本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結構會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逐步擠進高科技行列。美國隨著金融產業發展,起初時沒有自生能力並需要政府扶持的太空產業已開始逐步轉為私人經營,因為高科技公司可以超高市盈率超高估值在金融市場集資,支持其超資本密集生產的需要。所以習近平在博鰲說今年開始中國在金融領域的投入會大幅上升。高科技與金融是相負相承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3 02:58 PM
  • #10
  • (四)
    近年的互聯網公司可說是個異數(不過政府有沒有刻意在政策上幫它們減少競爭,我就不知道了。BAT在互聯網三大範疇有壟斷地位是肯定的。)。當然政府不是打算永遠扶持這些沒自生能力的公司,只是等它們成熟后,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才放手。這是中國政府的是趕超戰略。立國初期,政府用扭曲市場方法(壓低利率,外匯,物價和工資等)集全國資源發展重工業,軍工和「兩彈一星」等,如果單從經濟學角度看,是在不適當的時候做不適當的事(在沒資本的情況下發展資本密集產業),是做成大飢荒等經濟問題的重要原因。不過從國家安全角度看是有必要的,很多國家在開始時都有類似策略,不竟國家安全是首要任務。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3 02:57 PM
  • #9
  • (三)
    為什麼中國科技還要等17年才達到德國和日本水平,等31年才達到美國水平?首先,科技需要長時間累積。其次是中國的產業發展階段與美德日不同。高科技產業是個資本密集行業,新科技研究出來平均只有1%機會具市場價值。中國改革開放后主要通過引進技術來提高生產力,引進技術的成本平均只有研發該技術成本的1/3(因為發明者可以將該技術同時賣給幾個買家)。因此自己研發的成本比引進技術成本高300倍。當然引進技術不可永遠持續,因為可引進的技術會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貴,要自己研發是遲早的事。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屬於勞動密集型,勞動力多(薪酬低),資本少(因此資本價格高,即息口高。國有銀行的低利率是國家蓄意壓低給國企借款,一般民營企業要用高得多的市場利率通過其他途徑借款)。所以中國大多數高科技公司都是沒有自生能力的(在一個開放競爭的市場中,可以在沒有政府幫助的情況下有利潤並生存),若不是國企央企,就是需要政府補貼。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3 02:56 PM
  • #8
  • (二)
    為什麼這兩個因素那麼重要?我們要明白科技發明的本質。在 15、 16世紀及以前,中國的科技一直都領先歐洲。到17世紀才開始轉變,到了 18世紀中葉以後,西方的科技就遙遙領先中國。為什麼中國的科技曾經能夠長時間領先?為什麼后來又會逆轉?其實發明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國人口一直都比歐洲多,日常工作生活中試錯次數自然會多得多,因此新發明也較多。但到17世紀及之後,歐洲採用了科學方法,將試錯的過程放進了實驗室,由有天份有科學知識的人集中進行,令科技加速發展。現在中國大至上掌握科學方法,因此中國今後的科技發展就看資本投入和人才投入。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潛龍發表於 2018-6-23 02:55 PM
  • #7
  • (一)
    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三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達到德國和日本水平;第三步,到2049年達到美國水平。所以現在中國與美國的水平相差甚遠。美國貿戰是要扼殺中國科創於萌芽。
    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受兩個重要因素影響:GDP和人口。GDP高,國家可投入科技研發的財力自然多。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現在的GDP與美國相當,一個中國科學家的薪酬比美國的低得多。到2025年中國GDP將正式超越美國,而且會以高於美國的速度繼續增長。每個國家的天賦人才數量與其人口數量成正比。中美人口比例是4.3倍。那就是同等級的科技天才中國會比美國多4.3倍,而且4/5機會最勵害那個就在中國。所以中國的高科技發展是有前途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6-23 12:17 PM
  • #6
  • 是上策:因为
    1,符合开放政策
    2,符合一带一路精神
    3,这样可以笼络其他国家
    4,可以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统领全球。

  • 引用 #2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8-6-21 11:16 AM

    上策:中国宣布向全世界,美国除外,减关税。 中策:人民币贬值几个百分点。 下策:對美国增加相應关税。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左中右發表於 2018-6-22 09:30 PM
  • #5
  • 這亦是叫「讓子彈飛一會」的道理!

    不需動氣,更不應動怒!只需來而不往非禮也,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看誰先眨眼,定輸贏!

    是誰先說要在七月六日關稅生效前再開會?

  • 引用 #3 rightHK 發表於 2018-6-21 11:18 AM

    發表於 2018-6-21 10:02 AM via mobile 美國真正不如香港自由,傳媒其實是受政府所操控的傀儡。政府説什麽,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6-21 03:49 PM via mobile
  • #4
  • 既然是戰爭,當然不能讓對方估算到你的下一步。真笨!

  • 引用 #2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8-6-21 11:16 AM

    上策:中国宣布向全世界,美国除外,减关税。 中策:人民币贬值几个百分点。 下策:對美国增加相應关税。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rightHK發表於 2018-6-21 11:18 AM via mobile
  • #3
  • 發表於 2018-6-21 10:02 AM via mobile 美國真正不如香港自由,傳媒其實是受政府所操控的傀儡。政府説什麽,他們都附和並廣為傳聲,每天都在跟美國國民和世界人民洗腦。要反勝這場壓制中國的戰,最佳辦法是"以短暫自傷以傷敵"。簡单的説是以多種方法,制造出讓要輸出美國的消费品輸不出去,同時也創造了條件讓原要付貨的廠商,公司可向客申報Force Majeure的,以减低美方索償。當美國消費者(選民)發覺市場缺貨,物價上漲時必生怨氣,不利現執政大党11月中期大選。能把現政府變跛脚鴨,令特無谱重創,就是關键。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6-21 11:16 AM
  • #2
  • 上策:中国宣布向全世界,美国除外,减关税。
    中策:人民币贬值几个百分点。
    下策:對美国增加相應关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