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016
何以解憂,唯有吃喝
今天是大年初二,俗稱開年。一家人在中午要吃一餐開年飯。今日就介紹一本中國大陸出的新書《舌尖上的新年》,看看中國三十多個省市、126處美食場所,炮製出352道讓你食欲大開的菜色。書的最後一章的標題是「何以解憂,唯有吃喝」,這是改曹操詩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二次創作。杜康指酒,吃喝是除酒之外,還有大吃。一年減肥節制飲食,一年世情令人鬱悶,到了過年,就放下煩惱、放鬆自己享受美食吧。
《舌尖上的新年》源自中國央視的大型美食類的連續記錄片集《舌尖上的中國》,2012年起在央視首播,內容主要介紹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包括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等,以及與之相應的華人生活價值觀。該片播出後,在網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表示,這部紀錄片的目標觀眾不單止是喜歡美食者,而是普通的正常人,是以美食為窗口,讓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要拍攝的不是名廚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還會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故事,透過美食來看社會。該片的重要主題是中國之「變」:向觀眾展示傳統農耕的中國,同時也告訴觀眾很多中國傳統正在改變,而有些片中出現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後一代傳承手藝的人。
《舌尖上的中國》出過幾本書,包括《地道風物‧廣西》、《地道風物‧湘西》兩本特刊。《舌尖上的新年》是第三本特刊。今年一月書本和大電影一起推出。
身為華人,每到深冬,總進入大吃大喝的過年模式,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華人對美食的追求,會同農耕文化的過年吻合在一起?我們為什麼要一年一度、必得在此時盡情歡宴?《舌尖上的新年》分久等、遠來、甜蜜、有心、饕餮六章,揭曉答案。
《舌尖上的新年》由《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主編,演員黃磊,美食寫作的開創者沈宏非,及一些著名文化學者筆撰文,從各個角度撰文。這裡有舌尖上的美味,更有過年的道理;有高端與簡樸的烹飪秘笈,也有讓人掩卷沉思的鄉愁故事。
「遠來」一章,說中國人當「遠」碰上了「年」,就再沒有「遠」這回事了。除夕的年夜飯,是中國人關於家的所有想像的具象化。 中國人像奔赴理想一樣,奔赴那張熱騰騰的飯桌,雖遠,必來。 天涯海角,只為此時,此刻,與此人,共此「食」。
中國人什麼節都在吃!冬至吃餃子,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糉子。屈原要是知道我們用吃糉子來紀念他,不知有何感想?許多人說,中國人沒有宗教,其實是有宗教的,中國人的宗教是吃。你活一輩子都吃不完中國的美食......。
《舌尖上的新年》關於冬天的回憶,說一年一年,走過春夏秋冬,2015轉成了2016。下過了2016年的第一場雪,來過了一陣史無前例的大寒潮,冬天在向我們宣告,年的腳步靠近。大陸看天吃飯的農民以及進城務工又返鄉的人潮告訴我們,年對於很多人的意義,大過幾乎所有東西。於是,何以解憂,唯有吃喝。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舌尖上的新年》
由 中信出版社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