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5 14:47:24
社會效益金錢化-關志康
先訂出常見社會效益的年度金額,再應用該金額去計算項目的社會效益。
要將社會效益金錢化,現行比較完善的做法是先為一些具體的社會效益,如:恆常參與義工,對社區有認同感等等,制定一個年度金額。
讀者可以會有疑問:「社區認同感都可以以金錢量度?」其實計算的方法很簡單,先去了解對社區有認同感的人比起沒有認同感的人,其幸福感相差多少? 假設對社區有認同感的人比沒有認同感的人,幸福感高出百分之三,然後查一查,人們需要增加多少收入,幸福感的升幅才能達致百分之三分?假設年收入要多出五千英鎊,我們就可以以此標準作為對社區有認同感的社會價值,而現實中,的確有國家採用這種計算方法,例如在英國,對社區有認同感的價值為每年3,753 英鎊。這做法的好處是其一致性──所有的金額都是用人均年收入為基礎計算,而任何社會效益都歸納為對幸福感之影響。
由不同高低的幸福感分數轉化成金額其實不難,只要在普查時詢問受訪者的收入狀況和用統一的問卷,數量夠多即可計算出基準。另一方面,我們亦需要有足夠多的受眾同時回答社區認同感的問題,和做幸福感的問卷。
這樣以統計學方式結合三組數據:1) 人均年收入,2) 幸福感分數,3) 社區認同感分數,就可計出其金額,有了此數字,之後的應用就比較簡單。
例如有一項目是創造社區認同,可以在項目完結時訪問受眾的社區認同感分數是多少,例如是4分(在0-10分之中),那麼其社會價值便是 0.4 x 3,753 = 1,501英鎊,再追問受眾認為有多少認同感是由此項目所帶來的,以0-10分為本,假設其回答之平均數是4,即只有百分之四十認同感是來自此項目,所以其社會效益就是 0.4 x 1,501 = 600 英鎊,再乘以項目之受惠人數,就可計出該項目的社會效益金額。
以此思路,我們可以先定義十數種常見的社會效益,如義工服務、我離開抑鬱、我有固定工作、我有好的人際關係、我有持久的興趣等等,把這些常見的社會效益化成年度金額,就可供社福機構參照及計算。
知易行難,要先訂出十數種常見的社會效益並不容易,最好由一間對不同社會效益都有所涉獵的機構去開始會較容易。另外,如果由一間有公信力的公營或慈善機構去啟動則更好,一來不用擔心私穩會被拿去作商業用途,二來公營或慈善機構亦能讓受訪者更放心去回答問題,令數據更準確。
坊間一般人會害怕將社會效益金錢化,認為聚焦於金錢會將生命轉化的價值約化及抹掉。但當社會效益量度工具用得其所,發展有道,反而能將社會工作者、社福機構、社創項目及項目贊助人連成一線,將其貢獻及人與人的故事更公道道地展現出來。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