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 中國官方及市場反應
07/04/2025
滬指挫7.3%五年最大單日跌幅,匯金穩市成交激增
關稅颶風席捲全球股市,今日滬深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滬綜指收盤暴跌7.34%,創2020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收報3096.58點,失守三千一關。創業板指收跌12.5%,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亦挫9.66%。
A股三大指數大跌之際,午後中央匯金出手穩市。匯金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與中央匯金增持ETF消息一致,寬基ETF成交額顯著放大。截至收盤,全市場22隻寬基ETF成交額超過10億(人民幣.下同),合計成交額達1165億元。滬指臨收盤前,跌幅輕微收窄。滬深兩市全天交易額1.5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量4502億元或四成。
內媒指匯金開展穩市操作,滬指跌幅略收窄至7.9%
滬深股市大跌,中央匯金公司正在積極開展穩市操作,滬綜指跌幅略為收窄至7.9%,報3078.01,由最低見3040點反彈,深成指跌9.8%。
據《財聯社》引述權威人士稱,中央匯金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滬綜指午後挫7.4%失3100點,科技股重創
關稅衝擊持續,投資者紛紛拋售以避險,A股三大指數午後狂瀉,科技股重創,滬綜指現挫7.4%,報3095.03點,失守3100關,深成指跌9.3%,創業板指挫11.6%。
瑞銀估算在本次「對等關稅」加徵生效後,美國對自中國進口商品的加權平均從價關稅稅率可達63%左右,這或會拖累中國2025年出口增速5個百分點,拖累中國GDP增速1.5個百分點左右。
群益金鼎證券上海代表處認為,美國對華最新加徵的稅率超出預期,因此將中國2025年出口金額同比增速預測(按美元計)調整為:悲觀假設下為-15%,中性假設下為-10%,樂觀假設下為-7%。2024年中國出口金額增速為5.9%。
花旗研報指出,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所加徵關稅似乎超出該行預期,相信最受衝擊板塊分別為通訊基建、機械、光伏、硬件及服裝鞋履。
多家投行均認為,中國政府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外,預計中國決策層亦將加快財政寬鬆措施,以抵消美國關稅上調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拖累。
滬綜指半日收挫6.3%,恐慌拋售半日成交逾萬億
美國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後,中國作出強硬反制,公布了包括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的一攬子措施。貿易戰升級,觸發市場恐慌,亞洲股市今日大跌,滬深股市亦插水,滬綜指半日收挫6.34%,報3130.17點,盤中曾失三千一關,深成指收低8.01%,創業板指大挫9.74%。兩市半日成交放量,錄得1071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個交易日同時段大增3379億元或46%。
農業種植及畜牧板塊逆勢升
縱觀行業及概念板塊,幾乎全部下調,惟有農業種植及畜牧板塊逆勢收升。中國政府對美國商品加徵34%的關稅,這是在3月初對價值約210億美元的農產品貿易徵收10-15%關稅基礎上的額外關稅。有銷售穀物和油籽的國際貿易商說,「這無異於關閉了美國所有的農產品進口。」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大豆、煙草、棉花、高粱、牛肉為中國自美進口前五大農產品,預計此次加徵關稅或致我國大豆、高粱價格短期上行,但價格上行彈性有限。神農種業(深:300189)、美農生物(深:301156)、北大荒(滬:600598)等多股漲停。
花旗分析師發布報告稱,中國對美國報復性關稅的成本或可控,對通脹的影響也可能是溫和的。全國人大期間規劃的政策料將加快落實,降準應該很快會出台,財政政策落地步伐可能會加快。該行並指出,中國加碼政策支持以抵消關稅衝擊的確定性可能更高,現在關鍵問題是時機和規模,重點在於擴大內需,最早可從4月政治局會議中看到信號。
群益金鼎證券:今年中國美元計出口金額料至少跌7%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34%對等關稅,令美國對中國總關稅稅率增至54%。群益金鼎證券上海代表處認為,美國對華最新加徵的稅率超出預期,因此將中國2025年出口金額同比增速預測(按美元計)調整為:悲觀假設下為-15%,中性假設下為-10%,樂觀假設下為-7%。2024年中國出口金額增速為5.9%。
該機構指出,此次對等關稅實施後,將直接影響雙邊貿易,短期內對出口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加大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不過,2024年對美出口佔比已降至14.7%,對美出口下降不會對整體經濟造成顛覆性影響。同時,美國對華商品依存度較高,短時期內也難以找到替代品,中美貿易不可能完全脫勾,後續有談判空間。
今年中國CPI料將上升但幅度有限
該機構並指出,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2024年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總金額275.3億美元,佔農產品進口總額約12.8%,主要是進口大豆、玉米、小麥、豬肉及製品、棉花等。自特朗普第一個任期起,中國已開始尋找美國農產品替代進口國,如巴西、東盟國家等,因此反制措施雖然將推升CPI,但影響總體可控。同時,考慮境內豬肉、大豆、棉花等農產品價格較低迷,預計反制措施導致的CPI上升幅度較有限。
料蘋果產業鏈等出口美國佔比高行業影響大
至於對股市的影響,該機構認為,出口美國佔比高的行業受影響大,包括電子和電氣機械行業,如蘋果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小家電、紡織服裝等。短線看,內需導向的行業、高股息板塊受關稅政策影響較小,預計股價相對抗跌。
專家:反制特朗普關稅有如「掀桌子」,或被踢出供應鏈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後,中方也祭出同等反制措施。內地財經學者付鵬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在特朗普商人眼中的所謂貿易逆差,可簡單比喻成採購商和供應商之間的不平衡關係,而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有如採購商將所有供應商聚集一堂,準備展開一場談判,是招投標中的常見策略。若「掀桌子」不參與談判,形同放棄投標機會,將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
付鵬表示,現在的關稅可以視作招投標的價格,關稅上限其實就是投標企業的最低報價。這一門檻一旦設立,有意參與招標的供應商就必須與採購方就供應條款進行談判;各國將圍繞這些條款與甲方進行深入討論,以尋求共識。小供應商在這種博弈策略下並沒有選擇,然後採購商會再用這些小供應商聯盟去二次博弈大供應商。如果選擇不參與這場談判,某種程度上等於放棄這次招標的機會,「因為按招標最高稅率標準執行,將被排除在這個供應鏈之外」。
特朗普斥中方報復關稅是錯誤,人幣即期高開36點子
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今報7.1980,較上個交易日跌91點子,三連跌,創2024年12月3日以來四個月新低,與市場預測偏離擴至近1200點。
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早高開36點子,報7.3007,上個交易日即期匯率收盤報7.3043。
在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之際,中國監管加碼維穩措施。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徵對等關稅次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多部門即於清明節假期首日連出七招反制,其中包括: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同時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並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特朗普迅速譴責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指「中國下錯了棋並陷入恐慌」,認為報復關稅是中國絕對承受不起的一個錯誤,又誓言其經濟政策「永遠不會改變」。
特朗普:除非解決對華貿易逆差,否則不會達成協議
對於對等關稅造成股市大挫,特朗普稱,除非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得到解決,否則他不會達成協議,強調自己並非故意製造市場大跌,但「有時你必須吃藥」,又指已就關稅措施與歐洲和亞洲領導人進行了交談。
此外,中國官媒昨發表評論員文章指,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台,強調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化危為機、行穩致遠。
高盛降中國股市目標價,料反制措施致貿易戰升級
高盛集團表示,北京在回應特朗普政府最新一輪關稅措施時調整了反制策略,「釋放出中美貿易衝突升級風險上升」的信號。高盛建議投資者本周應密切關注人民幣中間價,以及特朗普對中國報復性關稅的回應。另外,高盛下調對中國股市的12個月目標,MSCI中國指數下降至81點,滬深300指數預測由4700點調降至4500點。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落地,中國政府宣布將自4月10日起對所有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此外多部委還將採取一系列其他反制措施。高盛經濟學家陳鑫泉在報告中寫道,如果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全球成長進一步放緩,該行對2025年全年實際GDP的預測面臨下行風險。
高盛仍然預計中國財政寬鬆將是主要的政策支持手段,用以抵消美國關稅所帶來的經濟逆風,但認為匯率貶值代價高昂且效果不佳。此外,高盛預計第二季度會進行一次幅度50基點的降準,和一次幅度20基點的降息。
高盛降中國股市目標價,滬深300調低至4500點
鑒於中美貿易戰升級,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報告中提及,將MSCI中國指數目標從85點下調至81點,滬深300指數預測由4700點調降至4500點。根據上周四(3日)收市顯示,MSCI中國指數報73.15點,年初至今上升13%;滬深300指數報3861.5點,下跌1.9%。
報告指出,修正後的預測是基於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從12倍降至11.5倍,同時每股盈餘增長預期也由9%調低至7%。報告並預期,市場在短期內可能下試該行的風險情景估值,直到貿易和政策方向更明朗。
中國多箭齊發反制美國關稅,滬綜指低開4.46%
美國對等關稅落地後,中國強硬反制,多部門同步宣布一攬子舉措,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的關稅行動,包括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並對部分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等。滬深股市今早大幅低開,滬綜指低開4.46%,報3193.1點,失守三千二關,深成指低開5.96%,創業板指低開6.77%。
全球金融市場遭衝擊,上周五美股重挫,金龍中國指數大跌近9%,今日早盤亞洲股市齊跌,台股挫逾一成。特朗普又放言中國「走錯了棋」,加劇市場緊張情緒。
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中國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的亂拳「心中有數、手上有招」,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隨時可以出台;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並適時出台一批儲備政策。
高盛表示,中國反制措施「釋放出中美貿易衝突升級風險上升」的信號。預計財政寬鬆將是主要的政策支持手段,用以抵消美國關稅所帶來的經濟逆風。高盛預計第二季度會進行一次幅度50基點的降準,和一次幅度20基點的降息。同時,高盛分析師下調主要中國股指目標位,MSCI中國指數下降至81點,滬深300指數調低至4500點。
人民銀行今日進行935億元(人民幣.下同)7天期逆回購,公開市場今日有2452億元逆回購到期,即今日淨回籠1517億元。本周公開市場將有7600億元逆回購到期。
中國對美加徵34%關稅,反制措施多箭齊發
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34%的對等關稅。4月4日,中方出手反制,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34%稅率,同時,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連環出招,宣布多項反制措施。
4月10日起對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並於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時進口的,不加徵公告規定加徵的關稅。
商務部: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中方已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世貿組織成員正當合法權益,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經貿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關稅措施。
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對釤、釓、鋱、鏑、櫓、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
商務部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商務部決定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
再啟用「不可靠實體清單」對11家涉台軍售企業實施制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年來,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與台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商務部稱,中方一貫審慎處理不可靠實體清單問題,僅依法針對極少數危害我國家安全的外國實體,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
暫停美國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
海關總署公告,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雞肉產品中多次檢出中國法定禁用藥物夫喃西林,決定暫停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Coastal Processing等2家企業禽肉產品輸華。
暫停美國3家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
海關總署公告,近期,在進口的美國高粱中檢出玉米赤霉烯酮和霉菌總數超標,在進口的美國禽肉骨粉中檢出沙門氏菌。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涉事企業C&D (USA) INC。高粱輸華資質,暫停American Proteins、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DARLING INGREDIENTS等3家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
對原產美國、印度的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商務部應國內產業申請發起首宗產業競爭力調查。申請人提交的初步證據顯示,中國醫用CT球管產業起步較晚,產業處於發展期。受進口產品衝擊,國內產業經營困難,產業競爭力受到不利影響。申請人據此請求商務部就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開展調查。
對原產於美國、印度的進口相關醫用CT機用X射線管及其管芯(又稱醫用CT球管)進行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表示,兩起調查都是應國內產業申請發起的,但在產品範圍、調查內容等方面存在不同。一是產品範圍不同。產業競爭力調查涉及進口的醫用CT球管產品,反傾銷調查僅涉及自美、印進口的部分滾珠軸承醫用CT球管產品。二是調查內容不同。產業競爭力調查是一項事實性調查,關注相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
杜邦成為中國反壟斷調查對象
美國化工公司杜邦成為中國反壟斷調查對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對涉違反反壟斷法的杜邦中國集團依法立案調查,是自2月中國反制美國關稅政策時宣布調查Google後,另一反壟斷調查對象。
官媒: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增強應對美關稅衝擊信心
官媒《人民日報》4月6日發布評論員文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增強有效應對美關稅衝擊的信心》。文章指出,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台;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並適時出台一批儲備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堅決穩住資本市場,穩定市場信心。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一定能夠化危為機、行穩致遠。
中國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
文章指出,此次美國政府對中國加徵34%的關稅,加上此前加徵的關稅,將嚴重抑制雙邊貿易,短期內不可避免地對中國出口造成負面影響,加大經濟下行壓力。但要看到,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面對美國的關稅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近年來,中國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對美出口佔全部出口的份額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美國內不少產品對我依存度較高。當前美國不僅在很多消費品上離不開中國,很多投資品和中間產品也需要從中國進口,有若干品類依存度超過50%,短期內在國際市場上很難找到替代來源。在全球產供鏈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可能完全中斷。新興市場經貿合作潛力巨大,2018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出口佔比由12.8%提升到16.4%,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佔比由38.7%提升到47.8%,且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據統計,2024年中國有出口實績的數十萬家企業中,接近85%的企業同時開展內銷業務,內銷金額佔銷售總額的近75%。國家正加快打通「出口轉內銷」政策堵點、卡點,擴內需各項政策也在加力擴圍,內需市場的容納效應將日益顯現。
【你點睇?】美國再對華加徵34%額外關稅,又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你認為此舉會否對中國的廉價電商有重大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