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2023

Barbie除了是一個玩偶,還可以有其他存在意義?從《Barbie》電影插曲,解構芭比世界的性別平權和自我認同

  • 收藏文章
Text: Christy Yiu

Billie Eilish《What Was I Made For?》── 我們到底是誰?

 

Source/ Internet

 

  重奪Barbieland主權,一眾Barbie重新做回原本的自己,昔日的總統、醫生、作家都回來了,只得主角的Barbie不知自己去向,究竟自己還是「典型芭比」,還是今時不同往日了?整套電影都以Billie Eilish《What Was I Made For?》的鋼琴旋律貫穿,直至最後Barbie作下重要決定時,Billie的空靈嗓音亦隨之傳來。

 

I used to float, now I just fall down
I used to know, but I'm not sure now
What I was made for
What was I made for?

Takin' a drive, I was an ideal
Looked so alive, turns out I'm not real
Just somethin' you paid for
What was I made for?

 

Source/ Internet

 

  沒想到,一套如此活潑繽紛的電影竟然會以這種憂鬱的曲風作結,形成鮮明對比。這首歌的歌詞直白道出自我認同的概念,如一場哲學的反思:我到底是誰?電影中Barbie在經歷種種事情後,對自己的身分概念,有了新的想法、新的理解,她除了只是一隻玩偶,還能不能有其他的存在意義?還是,她終究只是Barbie?

 

 

  在此就不劇透太多了,電影的結局,以至故事內容的各種含義,相信看過以後,對現今社會,或是自身的價值,也會有新的體會。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