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抗疫素食】怎分「抵抗力」和「免疫力」?雙蔬素香腸增免疫力!

【抗疫素食】怎分「抵抗力」和「免疫力」?雙蔬素香腸增免疫力!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這一個多月來,除了「新冠肺炎(Coronavirus 或 COVID-19)」之外,經常聽到的,就是「抵抗力」和「免疫力」這兩大名詞。有時候,聽是聽的多,但大家會不會跟我一樣,懵儍儍的,搞得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分別呢?!原則上,它們指的是不同的層面的身體對細菌的防禦力喔。怎麼說呢?

 

  要理解「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如先來明白一下病毒/細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吧(那不一定是新冠肺炎的。現在天氣,時而暖,時而冷,可以說是流感的高峰期,大家也得注意哦)。無論病毒或是感冒菌,大多數先從呼吸道進入的。這個可以理解的吧,我們在外面可以不吃飯,但總不可能不呼吸吧。試想想感冒時,不就是先來喉嚨痛,或鼻子癢癢的嗎?

 

  不過,這不代表一呼吸就中毒的,細菌或病毒會否令人生病,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接觸和身體的免疫力。

 

  日常生活裏,空氣裏,都存在著千千萬萬的細菌。而最常接觸到它們的,肯定是經常東摸西摸的雙手。假如病毒性強,或其停留的時間夠長,或其分量夠多,形成一定傳染力的情況下,雙手不小心觸摸了,再碰到眼睛、鼻子和嘴巴,病菌便有機會藉此感染人體。所以,世衛組織或各國防疫中心才呼籲大家要勤洗手,徹底洗淨,也千叮萬囑不要用雙手觸摸眼鼻口,以減低沾上病毒和細菌的可能。

 

  再說黏膜,其實不只眼睛、鼻子、口腔,我們的肺部和胃腸道都有。萬一細菌和病毒,比如沿著帶病原的飛沫,和沾有病毒的雙手,進入呼吸道內,成功地依附在脆弱的黏膜的表面細胞上,便可能感染人體。故此,近日就有一說,吸煙的人,由於肺部黏膜長期受傷害,其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會高於不吸煙的人士。同時,這也難怪,為了保護體內黏膜,新冠肺炎爆發後,人人戴起口罩來,並全球各地在搶購口罩了。

 

  而免疫系統,算是身體對病毒反抗的後段防綫。無論病毒因為雙手,或是呼吸道,或是其他的管道,進入身體裏面,依附了脆弱的眼、鼻、口、肺等的黏膜上,便有機可乘,再進一步的入侵體內。這時候,體內的防禦系統,即是免疫系統,便會啟動,並針對地向病原產生特別的免疫細胞及抗體,作出抵抗。

 

  講了這麼久,愈講好像愈混亂嗎?不好意思,話說回來:總言之,「抵抗力」是個人身體對病毒/細菌防衛的整體性,包含外在的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和內在那抵抗病原的「免疫力」,組成裏應外合的最佳防禦保護網。

 

  承上所言,要做好抵抗,外在要勤洗手和注意個人衛生。至於內在的呢?除了不要吸煙外,可以從適量運動,以及食療入手,來提升免疫能力。正如前段提到,眼睛、鼻子、口腔、肺部和胃腸道都有黏膜,要維護它們,減少病毒和細菌的感染,維生素A不可少。紅蘿蔔是蔬菜界中擁有最多β-胡蘿蔔素的,而吃進肚子裏的β-胡蘿蔔素會轉化成維生素A,正好強化體內黏膜。

 

  而對抗病菌時,免疫細胞會不停分裂,發揮抵抗作用,當中,葉酸有助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亦在幫助製造細胞和紅血球一環上,是功不可抹的。紅菜頭具有豐富的葉酸,大概是兩個中小型的生紅菜頭(等於一量杯,約136克),就有148微克的葉酸,差不多是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取量的一半(每天為400微克)。而充足的攝取量,正正能改善疲勞,以及增強免疫力。

 

  值得一提,這雙蔬亦有豐富的維生素C。如果成人每天能吸取足夠分量的維生素C,便能有效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可以說是體內的破壞病毒),及分泌甲狀腺素(加速防禦身體的T細胞活動),對於加強免疫力系統絕對是有幫助的。

 

  如此看來,這一紅一橘,果真是天然界的恩物。如果不想只把它們攪拌成蔬菜汁來喝,或切成小塊作沙拉吃的話,不妨試弄這道「園野滋味腸」,來為體內的免疫力作個好把關吧。

 

  願 我們都身體健康。

 

註:凡事過猶而不及:不要因為聽到是可以加強免疫力就狂吃或偏吃。吃要吃得均衡,還得要因應個人體質而進食適當分量哦~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