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中風 | 16歲運動健將突中風!病發前頭痛嘔吐視力模糊!醫生教1口訣判斷中風先兆

中風 | 16歲運動健將突中風!病發前頭痛嘔吐視力模糊!醫生教1口訣判斷中風先兆

健康解「迷」

  年輕人亦有機會中風。一名16歲少年在無家族病史下突發性中風,出現偏癱、視野模糊、頭痛等症狀。其母親非常不解為何兒子平時有做運動、亦沒有不良習慣卻突然中風。經過一番檢查後,連醫生亦初步診斷為「不明原因中風」。

 

16歲運動少年無病史突中風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一名母親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指其16歲兒子於上周一晚(17日)突然出現「眩暈、嘔吐、頭痛、一側肢體無力,視力模糊」,求醫發現是中風前期。據悉,少年沒有家族中風病史,早前亦沒有經歷任何外力撞擊,加上平日有運動習慣,是排球和籃球校隊成員。

 

  昨晚大兒子好像成為最年輕的中風患者?好多人覺得這麼年輕,怎麼可能中風?!

 

檢查找不到中風原因

 

  經過電腦斷層和磁力共振檢查後,醫生初步診斷少年的症狀屬於「臨時狀況」。他指少年持續地頭痛僅屬於一般頭痛,而中風性頭痛是要加上四肢無力等因素來判斷。醫生亦為少年做詳細眼科檢查,若所有檢查結果正常,將會歸類為「不明原因中風」,待3個月後再覆診檢查。

 

晚上劇烈頭痛難入睡

 

  少年入院後持續出現頭痛症狀,尤其是晚上會加劇,導致他不吃止痛藥難以入睡。媽媽坦言非常心痛,指「看著他身上的針孔,一次都要抽5至10管的血」,但慶幸兒子仍可以正常吃飯睡覺,希望他好好休息後可以盡快復原。

 

一招判斷中風先兆

 

  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名譽顧問醫生吳炳榮曾受訪指出,中風大多是突發性,不過在出現中風前,尤其是缺血性中風,約有15至20%患者曾出現小中風,而小中風的徵狀與中風相同,患者和旁人可透過「談笑用兵」口訣來判斷中風症狀。

 

談:病人忽然言語不清

 

笑:病人面部表情不協調,或嘴歪

 

用:半邊手腳出現麻痹、無力的情況,或走路時步履不穩

 

兵:當出現以上症狀,應儘早找「救兵」,報警求助

 

腦中風4大先兆

 

  本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盧文偉曾接受訪問,指出腦中風分為兩種,分別是「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前者是俗稱的「爆血管」,成因包括腦血管天生較脆弱、腦血管畸形,或高血壓令血管爆裂,不同年齡層均有機會患上「出血性中風」;後者的高危因素則為「三高」、長期吸煙或酗酒,增加血栓形成風險,令腦部血管被堵塞,從而患上「缺血性中風」。

 

  • 半邊臉無法郁動
  • 視野變窄
  • 一邊手腳無知覺
  • 說話有困難

資料來源: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盧文偉

 

  盧醫生指出,中風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經常吸煙、吃煎炸油膩的食物、少做運動也會增加中風風險,建議年輕人應少吸煙,注意飲食均衡,多運動,定時做身體檢查,特別是家族有心臟病病史或糖尿病病史的人。

 

中風「120」口訣

 

  臨床上,中風急救有3小時的「黃金時間」,越早接受治療,越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所以早期識別尤為重要,需在5分鐘內準確辨別,記住「中風120」口訣,關鍵時刻能救命。


「1」

看1張臉,如是否突然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面癱不對稱症狀


「2」

查2個肩膀以下,如是否存在肢體麻木,如是否存在肢體麻木,平行舉起存在單側無力情況


「0」

聆聽語言,是否說話困難、含糊或不能語言

 

轉載自晴報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