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2023
建造及運輸業 准輸入最多2萬外勞
航空業外勞上限6300 涉10工種 小巴客車招1700司機 須培訓及考牌
除建造業外,政府亦容許運輸業輸入8,000名外勞,當中航空業涉6,300人,涵蓋10個前線工種,如地勤、機坪服務員、客戶服務員和維修員等;另容許輸入1,700名公共小巴和客車司機,他們須持有非本地小汽車駕駛執照最少一年,並需接受考試、培訓及實習。
航空業獲准輸入外勞的配額,約為前綫總空缺量一半。(資料圖片)
政府強調香港復常後需更多人手維持交通運輸業發展,惟有運輸工會揚言或採取行動表達不滿。
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稱,過去數月審視本港運輸業人手及與業界溝通後,發現航空業、小巴和客車業的人手遠遠未能追上需求,尤其是本港空運量反彈至疫前5成,但航空業1萬個空缺僅獲2,000個申請,冀藉輸入外勞保障本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預期收到申請後一至兩個月內完成審批。配額分配將考慮申請人的市佔份額及以往紀錄。
機管局統籌外勞交通往來
航空業10個較難請人的工種(見附表),輸入外勞上限為6,300人,約為總空缺量的一半。考慮到較多外勞居於內地,機管局將統籌跨境交通,協助外勞自費即日來回;400元再培訓徵費會用於資助本地員工交通費用。
機管局歡迎政府安排,會與政府商討落實細節,亦會繼續推廣機場就業機會。香港航空公司服務商協會主席劉敏儀稱,業界疫下流失一半人手,不少人都不願入機場上班致難請人,相信6,300人配額是好開始,料可減輕現職員工壓力,又強調本地員工及外勞均須接受及通過本地培訓,不擔心外勞技術無法銜接。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許漢忠相信,輸入外勞有助香港航空業盡快復常。
惟勞顧會僱員代表譚金蓮批評,機管局曾減薪招聘,如客戶服務員薪金由1.4萬減至1.1萬,自然難以請人,又質疑5萬多名機場員工即使獲交通費資助,每人月均最多只獲95元,於事無補。機場空運員工協會理事長方廷浩批評,政府沒諮詢業界便輸入大量外勞,做法不尊重工友,又不滿資方從未改善員工福利和配套,外勞卻獲專車接送。
綠巴商會倡中港車牌對照
林世雄又提到,公共小巴司機人數減且呈高齡化,客車司機嚴重流失下難以應付跨境服務需求,政府協助仍未能補足,計劃引入900名小巴司機和800名客車司機。惟外勞司機須持有獲運輸署認可的非本地小汽車駕駛執照最少一年,並接受運輸署安排的駕駛考試,及相關職前課程培訓和實習訓練,確保他們熟悉香港交通規則和駕駛路線。對於小巴界請人難,是否源於政府交通政策以鐵路為骨幹,林稱社會普遍認同小巴服務有存在必要,政府對行業近年的困難亦非放手不管,去年批准加價幅度不小,今希望請人方面再提供彈性。
公共小巴司機人數減且呈高齡化,目前缺約2000人。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指業界仍缺2,000至3,000人,認為輸入數百名外勞只是「好過無」,建議政府加強中港車牌對照,讓外勞可「以牌易牌」,助他們來港後盡快投入職場。專線小巴營辦商「金匙」營運總監陳志輝表示,輸入外勞可邊做邊檢討,強調做培訓是必然,會安排站長或資深司機陪外勞司機熟悉小巴運作和路線,相信最快可在8至10小時內完成實習。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發公開信,批評政府一意孤行輸入外勞,重申行內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等問題才是人手不足的主因,促政府協助職業司機改善,揚言或採取相應行動表達不滿。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