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2024
80後遊樂場控紀錄公園變遷!石籬夢樂園滿足童心、京士柏猶如太空基地!歷史研究者Helen:遊樂場設計反映地區特色
小時候快樂很簡單,放學與朋友到附近的公園遊樂場流連,瀡滑梯、盪鞦韆再玩轉捉迷藏,跑到滿頭大汗才回家最滿足。一個遊樂場不只是遊樂設施,更默默見證了幾代人的童年快樂時代。隨住城市發展,遊樂場變了樣,馬騮架、長滑梯、氹氹轉慢慢被組裝式遊樂設施取代,各區遊樂場變得一式一樣;直至近年又興起共融遊樂場,你我也一直從旁看著遊樂場的變遷。
80 後的 Helen 本來從事藝術工作,因一次偶然機會發現 60 年代的石籬遊樂場舊照片,從此勾起無限好奇心……一般遊樂場由建築師或園景師設計,從前的石籬遊樂場卻由美國藝術家 Paul Selinger 操刀,打造出依山而建的三層公園,底層有磚頭砌成的迷宮,中層是白絲帶般的大型雕塑及水管裝置,頂層則是石屎滑梯和箭形攀爬架,設計破格又前衛,「完全不像我成長時見到的遊樂場」,即使今日回看照片,依然是個夢幻樂園。就這樣,Helen 被石籬遊樂場的大膽設計吸引,便開始著手研究本地遊樂場的發展。
(攝影︰Paul Selinger、嗚謝︰Matthew Selinger)
(圖片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Helen 說石籬遊樂場可能是香港史上首個由藝術家設計的遊樂場,擅長創作抽象雕塑的Paul Selinger 在設計遊樂場時,以創作藝術品的心態,把遊樂設施變成可以玩、可以欣賞的藝術品。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公園旁邊有條大樓梯,若石籬邨街坊經此處下山前往青山公路,甚而可以從其中一層的大滑梯直接滑入遊樂場,滿足了孩童的調皮小願望。可惜它在 90 年代已被拆卸,往後的遊樂場都也普通設計為主,石籬遊樂場可能只是一個孤例。
(攝影︰Paul Selinger、嗚謝︰Matthew Selinger)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