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2015

正在後房擇菜的婦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正在後房擇菜的婦人

Femme préparant legumes dans la piece arrière d’une maison

布油畫 0.69米x0.6米

畫成於1656-1658年間

畫家:(荷蘭)彼得.霍赫(Pieter de Hooch 1629-1684)

現展藏於羅浮宮黎塞留翼二層

  荷蘭在十七世紀有大部分畫很有人民生活氣息,與同期的意大利巴羅克、法國的古典、西班牙的宗教狂熱畫派很另類;鍾情於平凡、簡單,屬中產階級感情的表達。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曾大讚這時期荷蘭的藝術表現,認為是荷蘭民族創造力的表現;他們熱愛踏實的生活;黑格爾最看不起法國的平庸對現實的重複。荷蘭這時期的形象創造一般認為是資產階級逐步對自我形象的肯定,強調平實的人際關係及道德。粗略說,是新教的道德觀。

 

  畫家霍赫生平不詳,甚至有些史家將他與他的兒子混淆,把他說成晚年在瘋人院渡過,其實是他的兒子,逝世於1658,霍赫可能活多十年。

摘荷蘭豆?

  這幅畫有損毀,細節看不清。總的來說,背景就是一所民房,有位婦人正忙於處理類似荷蘭豆的動作,旁邊有一小孩,正在玩他的玩具。較遠處,另一婦人正慢步向前走,與我們構起一種距離,我們無法看到她的正面。光線是強烈的。畫的景象予我們一種寂靜及接近神秘的氣氛;它不是畫甚麼大人物或重大事情的記錄,只是簡單的生活照;畫家無意間留下珍貴的十七世紀荷蘭市民生活的片段。 

背影

  站在這幅畫面前,在今天充滿噪音的世界,它透出一陣可愛的靜與一種超離。題材是我們並不陌生的生活片段,但又不是屬於當下我們所處的世界。我每次站在這畫面前都有這感受。奇怪!

 

  一般資料都說霍赫1684年出生於阿姆斯特丹,1655年定居Delft,參加當地的畫家行會。1655年至1663年是他創作最多及最有成就的時期。他特別愛好光與不同表面所構成的效果。閉室的陰暗及與外邊強光的交融,色感的轉變、空間的刻意安排及線的巧妙運用是他這時期的特徵,這幅畫特別有代表性。他喜用紅色及棕紅色,整畫面處理近乎單色。

 

  這時期許多荷蘭風格畫家都同調,都在追求平凡生活的幸福。可以理解,1568-1648荷蘭在爭取獨立打過80年仗,終於能獨立,無苦就是樂,社會總的要求是靜及和平。敏感的畫家都掌握到這時代的氣息。

 

  自1672年法軍入侵荷蘭,導致經濟蕭條,畫市場也衰落,霍赫晚年作品也走向重複、乏味,甚至接近「行貨」水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