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2014

十位殘障勇者重建生命的故事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生命裏的不幸和意外,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他們奮鬥自強的故事,激勵了更多人。兩本書中,汶川地震倖存者廖智,和香港九位傷殘人士的再生故事,令「失去」也可以是收穫,活出精彩美滿的人生。

 

汶川地震後的光明訊息

 

書名:廖智:感謝生命的美意
作者:廖智
出版:中和
(讀本由商務提供)

 

  在臉書看到廖智的照片時,先被她燦爛的笑容吸引,然後才發覺她原來歿了一雙腿。2008年汶川地震,23歲的廖智被活埋26小時,雖獲救,但襁褓中的女兒死了,雙腿要截肢,之後丈夫也離她而去。

 

  在一無所有的境地,本來是舞蹈教師的廖智,裝上義肢兩個月,便跳出《鼓舞》為災民義演籌款,一舉成名。之後,她參加《舞出我人生》比賽獲亞軍;去年的雅安廬山地震,她一馬當先去當義工,被稱作「最漂亮的志願者」。

 

  《廖智:感謝生命的美意》寫由地震一刻她被困廢墟,到獲救、截肢、丈夫離去、裝上義肢,然後忍痛自我鍛鍊,兩個月後再起舞、當義工,鼓勵別人,舞出令人振奮的一頁。書中每章的標題,充滿光明的訊息-「廢墟求生,挺住就是一切」;「截肢,割捨過去才有明天」;「鼓舞,沒有腿也要跳出夢想」;「適應新假肢,找到新的自己」。

 

  她說,「若上帝定意以苦難錘鍊一個人的生命,我選擇笑著迎接這個使命。」在醫院中,她經常微笑,以幽默感紓緩身體的痛楚。她性子硬,堅決不接受外界的金錢資助,唯獨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來探她,扔下一大把零錢到她床上便走了,說是一番心意。廖智數算過是十七元,看著那些零錢,她忍不住哭了。

 

  廖智在書中收入一封寫給逝世女兒蟲蟲的信,和在「謝謝你離開我」一章,分享了和前夫的一段不成熟的婚姻,而她最後選擇放下,接納感情中的不完美。

 

  地震後,廖智學懂「軟弱」的真諦,對世界和身邊的人保持警醒,洞悉人性。她演出後聲名大噪,卻不卑不亢,而最重要的,是一場災難,讓她學懂珍惜,學懂愛。

 

「傷殘新鮮人」的感人故事

 

書名:「尋」-九位「傷殘新鮮人」重尋生命意義的故事
統籌:香港傷健協會
出版:青森文化
(讀本由商務提供)

 

  由香港傷健協會統籌的《「尋」-九位「傷殘新鮮人」重尋生命意義的故事》,收入九個肢體殘障人士的個案。所謂「傷殘新鮮人」,是指香港每年因傷患、疾病如中風引致傷殘的逾二萬五千人,更有年輕化趨勢,書中主角便是人生遭遇突變而又努力尋找新生的傷殘新鮮人。

 

  九個個案既勵志又感人。「鶼鰈情深,不離不棄」中,積極的妻子努力照顧突然中風而又是一家之主的丈夫,以及三個子女,力保一家幸福。「一人一劇重拾信心」裏的阿強,四十多歲中風,病患反令本來肅穆冷漠的他,變得生氣盈然,參加劇場演出,學懂關心其他病友。「亦師亦友結伴同行」裏,兩個廿多歲的截肢女孩,不介意把右腳的義肢展露人前,因她們是傷殘同路人,以真心結伴同行。

 

  這書讓讀者明瞭由失去到重建人生的意義,除了個案,還有認識哀傷和哀傷輔導的章節,介紹幫助殘障者的社區資源;支援及輔導新傷殘人士及其家屬的「野甘菊」計劃,讓他們努力尋回完整的自己,重拾生命的價值。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