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2013
卡夫卡的最後傑作
美國著名小說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最常探討的主旨,就是人生的無常與無限。他在流暢的文字間,蘊藏著值得再三玩味的人生哲理。文壇曾比喻他是「穿膠鞋的卡夫卡」。生於1883年、死於1924年的奧地利德語小說家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被公認為想像奇詭的天才,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他為先驅。奧斯特在一部小說中,引述了一個卡夫卡的真實故事。
大意是說,卡夫卡在他生命最後的歲月,跟當時的女友朵拉(Dora Diamant)熱戀,他在公園偶遇一個為了失去玩偶而哭泣的小女孩,卡夫卡安慰小女孩說,玩偶沒有不見,他手邊還有玩偶的來信。他們約好隔天在公園碰面,他要把信帶來念給還不識字的小女孩聽。據後來朵拉回憶,卡夫卡當天一回家就以寫小說的認真態度寫那封虛構的信,包括一個完整故事、仔細推敲配合小女孩年紀的遣詞用字等等,卡夫卡連續寫了整整三個星期。這是他的書信體連載小說,讀者只有小女孩一人,卡夫卡的小說徹底療癒了傷心的小女孩。保羅.奧斯特這麼說:「故事發展到這個階段,小女孩當然已經不再那麼想念她的玩偶了。卡夫卡給了她另一樣東西,足以取代玩偶。三個星期結束時,那二十封信已經撫平了小女孩內心的傷痛。她擁有一個故事。當一個人有幸活在一個故事裏、生活在想像的世界裏,現實世界的傷痛就會消失。只要故事繼續進行,現實就不再存在。」
寫完那些信不久,卡夫卡就因肺結核過世了。朵拉本來保存這二十封信,後來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朵拉在逃亡中把卡夫的最後傑作丟失了。
想不到奇跡在80多年後出現。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