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14
吾係「酷兒」?!
上周末,看了一套由一群年青人編、導、演的話劇《吾係「酷兒」?!》。
酷兒一詞源自英文Queer,有與常不同的意思,在歷史上曾有過不同用法,近年常用作對性小眾的形容,也即是我們說的LGBT。
80年代開始,酷兒開始被廣泛應用在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及跨性別人士(Transgender)身上,以形容他們在性愛的表達方式與傳統標準不同。
面對性愛標準及立場與自己不同的人,可如何處理?接納還是反對?反對是否必然會歧視?不認同與歧視的分別在那裏?
短短一小時的話劇當然不能提供清晰的答案,但卻提供了一個空間給觀眾對這群可能不大熟悉的小眾,在批判之前,多一點聆聽了解他們的內心掙扎和處境。
其中一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張代表主角「酷兒」的椅,遭人不斷肆意推擲踐踏,後來連主角自己也參與自我拆毀。起初被人否定延展到自我否定,由別人破壞到自我摧殘,椅背、座位、椅腳最終完全解體。最後有一位有心人想協助椅子重建,但任憑如何努力用膠紙繩線將椅子拉緊,椅子也是東歪西斜,岌岌可危。
有一種傷害,即使沒有具體動作,也可以造成永遠不能癒合的傷痕,叫做態度。
話劇完結後有一個座談會,接納與反對的聲音當然共存,令我最欣賞的倒是演員們參與演出的心路歷程。每一位演員及工作人員,為對劇目議題有更多認識,曾參與一連串工作坊,邀請支持及反對團體分享立場,又直接與跨性別人士對話,再透過日常觀察和反思,將性小眾的個人心境、人與人關係、群眾與個人的衝突情節,呈現舞台。
如果教育是一個刺激成長的過程,這群年青演員向我展現了甚麼才是真正的性教育。
教育不是要給你一個罐頭答案,但會促使你對人和事有更多的聆聽、思考和理解,從而再自主地按個人的價值觀去選擇和表達。
「你可以接納,也可以不認同,但同樣可以尊重。」我帶著他們的分享,離開劇院。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