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2019
文化差異比想像中多!香港人妻在波蘭最好的朋友就是鄰居,因為波蘭人很…
TJ 及 KJ
TJ 及 KJ
Long Way Home是一個旅程,兩個80後香港平凡男生添仔 (TJ) 及甘仔 (KJ)在不乘搭飛機的情況下,從南美洲的智利,以陸路及水路回到亞洲香港的家。途經4大洲、33個國家,順序為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梵蒂岡、聖馬力諾、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黑山、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羅馬尼亞、摩爾多厄、烏克蘭、俄羅斯、蒙古、中國,最後經羅湖回港,需時約9個月至1年。
Long Way Home
逢周五更新
我們繼續分享身邊「嫁到外國的朋友」的故事。上回提到,香港女子跟台灣男生的非一般遠距離愛情,媽媽 S及台男 J 曾經分隔港台兩地,到共同活在大灣區,到穿梭蘇州上海工作生活,又試過回到台灣陽明山起屋弄民宿,到兩年半前台男 J 因工作被派到遠在歐州的波蘭,媽媽 S 亦因而展開了這次生活裡華麗的歷險。
深歸的波蘭人
語言不通固然是在海外生活的一大難題,而且融入當地生活亦困難重重。東方亞洲人的小家庭在東歐工業小城短暫的安頓下來,飲食住屋社交通通充斥著文化差異。旅行跟生活大不同,在青年旅館輕易找到同路人,輕則聊個通宵,甚至遇到旅伴同遊數天。媽媽 S 一家人在卡托維茲並沒有擔當中華公關的角色:「我們的生活圈子比較小,而且波蘭人很深歸,隔壁的鄰居假日大多邀請親友到家裡聚會而已。」據觀察,很多波蘭人於週末及假期時,都喜歡跟家人一起渡過,作些簡單的戶外野餐及到沙灘旅行等等,而冬天天氣寒冷,大家亦多躲在家中活動。
除了深歸,相信這是小孩出生後所帶來生活模式的改變。即使在香港,每當身邊的朋友組織家庭後,其生活習性都變得以家庭及小孩為主,漸漸遠離以往一貫的活動:「現在的我們沒有很多機會認識新朋友了,除非他們也有小朋友,而且年紀相若,才能夠一起出外遊玩。」
當然語言不通也是另一關鍵,直接減低了交談結友的機會:「在波蘭,最緊密的朋友應該是鄰居一家人吧。」媽媽 S 的鄰居恰巧有一個跟 Momo 年齡相近的小孩,而且他們一家的英語水平不錯,從事資訊科技產業的丈夫,每年更會到台灣出差,所以兩個家庭有更多話題:「夏天時,我們會互相到各自的花園玩耍呢。」
大女兒 Momo 入讀的國際學校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家長,俄羅斯、印度的都有:「他們都懂得說英文,但大家只是點頭打招呼而已,大家各有各忙的,但他們都很友善。」那些國際學校的家長,很可能都好像媽媽 S 的故事般,過著忙碌的海外生活,各自為自己的家庭努力。
波蘭的朋友
上一次西班牙馬德里的朋友 S 有一班香港太太團互助打氣小組,媽媽 S 的卡托維茲不像馬德里般首都大城市,少了一群香港或華人圈子,媽媽 S 的華人朋友不是在另一波蘭城市,就生活在隔一個德國的瑞士。其中在波蘭另一大城市克拉科夫生活的台灣朋友跟媽媽 S 情況相若,她嫁了給英國籍丈夫,在一次回台之旅期間認識了媽媽 S。她倆在機場遇見,碰巧乘搭相同的航線飛返波蘭,同樣帶著年齡相若的小孩。就在整個航程中彼此互助,回到波蘭亦繼續保持聯絡,只是她們所住的是不同城市,相距約個半小時車程,只能在放假時才能相約見面。另一位華人朋友來自香港,是台男 J 工作上認識的客戶,在距離更遠的瑞士居住。因為他每年至少會到波蘭出差兩次,總算有同聲同氣的香港人見見面。
下回的終篇波蘭故事,我們進一步分享香港人跟台灣人在家庭觀念上的差異,以及媽媽 S 在全職家庭主婦以外的工作,還有分享一些在勇敢做夢以外的現實考量。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