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2018
付出代價的日子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大行認為中港股票已過分反映負面因素,升勢將會重現。擺到明的是,市況早前之所以向上,明顯是沒有新增利好因素帶動,而所謂盈利好及政策承托,說服力也並不全面。
人人認為內地風險大,但相比之下,香港情況反而更加被動。不能否認,內地市場很多因為高槓桿及氾濫創新的問題陸續爆煲。可是坦白說,一個從來談不上真正市場的市場,有善用行政手段的經驗,問題縱使不會根治,但似乎不會有太大亂子。反觀香港屬於極度開放型經濟體系,資金來自四方八面,受多方面因素左右,即使內部基調良好,但亦相當容易受外圍震盪所影響。
金管局自4月開始變陣,任由港元弱勢觸及弱方兌換保證,直接收縮貨幣基礎以達至利率正常化後,銀行體系結餘已減少超過一半至不足800億。目前最尷尬的情況在於,如果結餘水平一直下跌,但拆息並沒有向上,會否令資金流出港元情況更嚴重,而到有一個臨界點下產生更大的利率震盪?本港監管當局其實已用各種方法去改變市場環境與預期,奈何本港近10年堆砌的熱錢情況是前所未見,資產價格急升有人受惠,但總有付出代價的日子。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