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2020
餐飲業能否逃過一劫?
疫情前後,筆者一直有觀察香港餐飲業的情況,對優良食店,筆者曾撰文表揚,對低水平食店,筆者亦不會留情撰文鞭策,警惕讀者。2月上旬餐飲行業業務冷清,2月下旬慢慢出現改善,但不少餐廳在平日客流高峰時生意依然清冷。
就相關問題,筆者曾多次接受中外媒體訪問,其實早在農曆新年前疫情已經爆發,不少公司取消春茗,很多酒樓出現流動性問題因而影響營運,現時已需要面對裁員和倒閉的問題。為了迎戰,很多酒樓企業都推出優惠,比如免一茶位費、下午茶半價等,不過效果甚微,每天傍晚7點的黃金時間,不少餐飲飯店仍然門可羅雀。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字,2019年第四季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值260億元,按年跌14.3%;食肆購貨總額臨時估值84億元,按年跌13%。政府發言人指出,這是自2003年第二季沙士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過去大半年,餐飲業一直面對嚴峻的營商環境。
連鎖食店同樣受疫情衝擊。
受到疫情重創,本港2月份餐飲業市道更嚴峻,疫情影響全港,不少食肆停業或結業,短期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或升到6%至7%。香港很多食肆生意下跌三成至五成,隨著「打邊爐家族」集體感染事件爆出後,部分業者生意更暴跌八成至九成。
不過,在悲觀的背後,仍存樂觀思維。始終,目前疫情影響不少市民都不太願意出門,更不願意在狹小的空間聚集在一起飲食。但是到疫情結束,長線來看,餐飲業還是會慢慢恢復的。疫情過去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當時沙士過後一年也就恢復差不多了。餐飲業亦需要自力更新,酒樓、飯店及餐廳的衛生以及使用空間的舒適度必須提高。
有朋友認為目前並非酒樓業最困難的階段,只不過是剛剛開始,始終特區政府剛宣佈「派糖」,業主亦有提供優惠減租,但不會永遠持續,若市民餐飲消費依然不振,問題將會惡化。
為了將損失降低,不少食肆紛紛推出外賣救市,不僅酒店餐廳,許多之前很少提供外賣服務的火鍋店也推出外賣自救。此策略對食肆有若干幫助,但因為外賣後的食物質素會降低,價位又高,所以不少消費者寧願選擇去超市買一些食物在家烹飪。
有學者建議,餐廳可推出優惠套票改善現金流情況,或可紓緩營運者的周轉壓力。此外,現在消費者特別關注食店的衛生情況,一些較大型的餐廳可考慮分隔幾間包廂,令食客可以更安心消費。不過,外賣服務或優惠只能為餐飲業略為解渴,生意額難以大幅彈升,若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業界裁員潮及倒閉潮最終看似難以避免。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