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17
AI時代引領的醫療革命
人工智能熱潮席捲全球,其應用範圍也日益擴展,由金融貿易到運輸通訊,人工智能已經逐漸融入我們生活的不同層面,但它的發展潛力遠遠不止如此。國際顧問公司麥肯錫早前發表報告,指醫療將是人工智能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五大領域之一。人工智能有望能夠協助解決香港醫療積存已久的問題,包括人手不足和候診輪候時間冗長的情況。
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改革醫療系統,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大方向。(iStock圖片)
人工智能診斷準確率已可達99%
食物及衛生局早前發布醫療人力規劃報告,估計到2030年香港醫生欠缺將超過1000人。而在2017至2018年度的政府財政預算案中,醫療衞生經常開支預算總額為619億元,按年度修訂預算增加32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的17%。即便如此,政府的醫療開支仍然追不上社會大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隨著人口老化加劇,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只會愈加沈重,因此,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改革醫療系統,減輕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素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近年,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等關鍵技術的發展進一步為人工智能帶來新的突破,不少專家開始研究或已經將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上,中大工程學院最近便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診斷肺癌及乳腺癌,準確率分別高達91%及99%,而且大大縮減診斷時間。系統透過收集大量病理數據,由醫生標記出癌細胞及正常細胞的特徵,令人工智能重複學習分辨出癌細胞。學院正與本地公營醫院洽商,期望在未來一兩年將這項自動化檢測技術應用在本地醫療界,並擴展診斷至所有癌症,目標做到及早確診與治療。
達.芬奇手術系統超越人類雙手極限
人工智能結合機械工程也為外科手術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著名的達.芬奇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在世界各地已經完成了300萬例手術,系統讓醫生在遠程終端操控機械手臂,由於機械手臂有著人類無法比擬的精確性和穩定性,而且帶有攝錄機可以進入人體內進行手術,不僅創口非常小,還能超越人類雙手的極限,完成一些更複雜和高難度的手術,為不少昔日技術無法治愈的病人帶來希望的曙光。
內地多間醫學院和研究機構亦開發了基於人工智能的醫學電腦專家系統,透過讓電腦學習相關的醫療知識,以及模擬醫生的思維和診斷推理,從而給出可靠的治療方案,再交由醫生作最後決定。當然,診斷治療往往都需要靠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和觀察去發掘有用的信息,雖然人工智能無法取代有經驗的醫生,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作為一個輔助工具,特別是在醫療服務需求殷切的時候,透過改善社區健康及醫療系統,分擔公營醫療的負荷,協助節省醫院人手和資源。
中美均已應用人工智能 香港又如何?
除了直接應用在病人診斷治療中,人工智能在預防疾病和日常家居醫療護理也能起到較大作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投資研發出一個針對病人服藥情況的流動應用程式,將手機攝錄鏡頭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監督並提醒病人定時服藥,並能識別藥物和攝取量,方便醫生評估病情和作出調整。人工智能亦可以通過收集各類信息並加以分析,例如病歷、飲食習慣、鍛煉周期和基因數據等,及早識別疾病發生的風險及提供預防性健康管理計劃。
香港的智能醫療仍處於起步階段,政府應加強推動醫療科技的研發和應用,利用創新科技改善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的問題,為市民提供更及時、更便捷的醫療服務,提高大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素。
#小標題為編輯所擬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