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2010
零售角力精彩
從前做百貨零售,最受顧客歡迎是大減價,後來層次提升,變成顧客服務最重要,再後來又著重市場推廣,到了現在數管齊下。光是今季,看看本地的時裝零售百貨角力,就比衣服鞋襪精彩。
三個字:國際化。
就拿三個各自都做得非常成功的香港土產時裝零售品牌為例:
1. Joyce
Kouklitas x Joyce 2010時裝布娃
布娃和時裝均是一針一線人手縫製
Andrew Yang給Anna Wintour和Grace Coddington做的人形布娃
Joyce每年新季度都會搞一點新意思,近年傾向跟外國artists交流,開始的時候都是插畫師、攝影師、化妝師,誠意有餘,驚喜不足;今個秋冬卻找來美籍華人Andrew Yang,Andrew Yang有甚麼特別?他是個玩娃娃的男孩。在華人社會就不尋常,即使在外國也不尋常,但是在時裝圈子裏,他的不尋常不單成為他的興趣,更為他打開成功之門。童年因為移民,只跟媽媽的洋娃娃作伴,啟發自己用一針一線人手做出布娃,跟自己玩耍,長大了這些布偶卻成為時裝模特兒,名字叫Kouklitas,Joyce看中了他的時裝潛能,就跟他合作做了43款布娃,穿上43個Joyce入口的代理品牌。
識貨之人除了香港Joyce,還有美國《Vogue》,因為Andrew給總編輯及創作總監Anna Wintour和Grace Coddington做了兩個人形布娃,《Vogue》禮尚往來,在9月全球購物夜展出他60個布偶作品。
2. 連卡佛
連卡佛160周年,到巴黎聯繫十多位時裝權力人士,打造聲勢
Anna Dello Russo將trenchcoat 風格化(customized)
Anna下月來香港跟連卡佛的顧客分享時尚
今年連卡佛160周年大件事,怎樣慶祝?不是大減價,而是到巴黎聯繫十多位時裝權力人士,將連卡佛的聲勢再進一步打造成為國際名字,儘管它暫時還沒有在海外開舖。第一炮請來所謂「時裝女王」的Anna Dello Russo,這位前意大利《Vogue》的編輯,脫離雜誌之後,不單整容、修身,更搖身一變成為時裝女王,在巴黎時裝周搶盡模特兒鏡,在台下上演自己的時裝秀,天天新款,日日有驚喜,裝扮自己成為她的最大事業及成就,因此成為不少頂尖雜誌的時裝顧問,例如日本版《Vogue》。連卡佛借助她的力量,鞏固女裝的時裝地位,Anna下月就會來香港跟連卡佛的顧客見面,這是另一招。
3.I.T
全球第一間Gareth Pugh專門店,在中環雪廠街10號
我喜歡店內黑白二色的運用
Gareth Pugh來港興新店
隸屬I.T的izzue剛進駐柏林 Lafayette百貨公司
I.T相對地年輕,亦相對沒有那麼多資源,也可以說相對地有創意,於是與其大包圍請名人,不如腳踏實地幹實事,替新晉年輕設計師開舖。7月底就跟英國設計師Gareth Pugh開設全球第一間專門店。為甚麼開舖?I.T答案是:「他想開店,希望我們支持,我們覺得香港也該有一些新奇刺激好玩的事情,否則太沉悶了!於是就支持他做這店。」
藉住這個動作,又是在全球的時裝權力圈中滲透影響力。在巴黎之後,I.T今年進一步將izzue進駐柏林和佛羅倫斯的百貨公司。
歐洲有的是經驗和人才,亞洲有的是資本和支持,雙劍合璧,成為時裝百貨零售的新趨勢。得益的不單是消費者,而是整個時裝的遊戲,因為更多資金更多人的參與而變得更豐盛更多元和有活力。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