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015
鯰魚效應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很多不同爭拗:樓價高企,年輕人置業難,有人拒當樓奴,有人做怪獸家長,有人選擇做虎媽,如何教導小朋友成就討論熱話。這讓我想起一個老掉牙的小故事。
沙甸魚深受挪威人歡迎,而鮮活的沙甸魚可賣貴好幾倍價錢。可是,大部分漁夫捉到的沙甸魚來到岸邊已死了,唯獨其中一個老漁夫總是能捕到鮮活的沙甸魚,其他漁夫都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死後,漁夫們打開他的魚槽,才發現老漁夫的秘訣:他放了一條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鯰魚在魚槽內,被捕獲的沙甸魚為求活命,只好不停游動,避免成為鯰魚的食物,結果得以存活下來。
對於壓力轉化成動力這個理論,我深信不疑。十多年前公司引入換血系統,每年表現最差的5%同事需要離開公司;這種做法開始時的確引來一些爭論,外界亦懷疑這是否裁員的手段,但對於公司內部來說是健康發展,令表現佳那批同事的工作效率更高。
對我個人來說,由電訊、電視到今天的網購,亦是不停的挑戰。幾個完全陌生的範疇從頭開始,面對神一般的競爭對手,雖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挑戰,卻為這家小公司和我個人帶來真實的存在感。
我喜歡壓力、喜歡解決困難,更希望以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人生。鯰魚效應這個小故事我聽了不知多少遍,但每次都提醒我「求存」的重要。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