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2016
社會積極支援 助隱青回正軌
新世代個別年輕人有「隱蔽」問題,他們逃避社會,不上學、不工作,不與其他人交往,活在自我封閉的空間。「隱蔽青年」這種生活狀態並不健康,對年輕人會造成負面影響,值得社會關注。
身邊友人不應對隱青投以歧視目光,相反要積極對他們提供支援。
最近有項調查發現,23%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隱青」或有「隱青」傾向的人,其中近7成受訪者認為「隱青」情況持續逾1年。這項調查由半島青年商會在今年6月至7月期間,透過網上進行,它訪問了約700名市民,而15至30歲,既非在學又非在職,持續逾3個月害怕與人對話,缺乏社交的年輕人就被界定為「隱青」。20%受訪者認為「隱青」與家庭關係欠佳有關,而17%則指「家庭過分照顧」才是造成年輕人「隱蔽」的主因。
這項調查有多反映實際情況或成疑問,但「隱青」卻的確是亞太區較先進富裕的經濟體系,包括日、韓、台、港的一個社會現象。無論被日本人稱為「蟄居」或被英國人稱為「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撇開各個名稱的內涵不談,其實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甘於生活在有限的空間,自我封閉,而家庭關係的好壞究竟在導致青年「隱蔽」方面扮演着甚麼角色,若從這個調查分別20%和17%的意見中,根本較難看出端倪。
父母過分溺愛、呵護,令子女寧願受庇蔭,也不願自立固然會有問題,但與家人關係惡劣,令性格愈變孤僻的「隱青」也不見得少。總之,防範「隱青」問題,可能還須從子女年幼時便要做。
今時家庭以小家庭為主,兄弟姊妹少,甚至獨子獨女都是香港家庭的特色;左鄰右里,互不相識,「老死不相往來」亦不足為奇。不過,這種家庭模式和生活環境,卻剝奪了年輕一代學習社交技巧的寶貴機會。與其看其他隱蔽青年重新融入社會,不如積極防止子女變成另一個隱青的機會,尤其是雙職父母,更要特別留意。
「隱青」在個人動力、人際關係及情緒方面,都會有極大的缺陷:凡事都提不起興趣,缺乏自信、沒有人生方向;害怕與人交談和見面,沉迷網上交友;情緒低落及不穩定。要避免下一代變成這樣,大家可以:
多與同樣有一、兩名子女的舊同學和朋友聚會,大家都攜同子女參與,讓他們可以結識同齡的朋友。在「家庭」這個關鍵角色以外,其他人原來都可幫助「隱青」:例如屋苑管業處或區議員可以多辦活動,而這類青少年及親子的活動也需要「當區化」,即是不能在港島南區搞個活動,目標對象卻是天水圍的青少年,而這類團體、組織的活動甚或需要拆得更加細緻,從而更好地滿足當區「隱青」的需要。此外,政府也可為學校提供額外資源,透過學校的機制,針對潛在的「隱青」,與青少年同行,協助他們解決自信心、自我價值觀低落等連串的成長問題。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