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017
落實創科園 聚焦發展
香港與深圳協議在落馬洲河套區共同發展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吸引創科企業、研發機構及高等教育院校進駐。這項有利於本地新興產業發展的項目,必須盡快、實事求是地去做。
過去10年,這個項目或因業權誰屬的問題膠著,今時重新啟動,便要盡力追回落後,有多落後?大家只須看深圳近10多年來在創科產業上的發展就知,具體如騰訊、華為等創科企業落戶深圳,也有「名牌」的集聚效應。
面積為香港科學園4倍的港深創科園有近95%用作高等教育、高新科技術研究及文化創意產業用途,而餘下5%則用作商業用途,並沒有住宅,是新興產業的基建,港大、中大、科大及港科院院長徐立之,都一致歡迎這個發展計劃。其實,若這個計劃成功落實,對香港今後50年,甚至100年的發展,極為重要。
香港新興產業必須進一步發展。世界產業潮流,以創科領先,任何國家或地區,只要創新及科技的基建及其配套與條件,包括政策、人才、創科等「生態環境」能夠互相配合,便能帶動一地的經濟持續發展。回顧香港產業的發展歷史,從漁農、勞工密集工業、商貿等服務業,乃至資本密集的金融服務業,便停滯不前;現在下一步產業發展的曙光既現,而港創科上游產業的研發亦已晉身世界水平,唯獨中、下游產業配套仍嫌不足,導致國際級的研發成果往往要到境外發展。
同樣,創科人才的培育、留駐、發展、吸納,都要進一步照顧。創科產業,人才重於資金,要有人才及其相關項目,才可以吸引到資金,這正是全球都千方百計搶人才的原因。因此,要有一片實際的園地,滙聚人才,讓他們交流、碰撞,才可產生集聚效應。
有本地業界擔心創科園偏遠,本地公司和人才會不願到那裏發展,但筆者想問:落馬洲會比北京中關村,甚至美國矽谷遠嗎?另又有人質疑,香港這項規劃最終只會「為人作嫁衣裳」,擔心即使有就業機會,港人亦難受惠。若大家認同「世界是平的」是大趨勢,就要摒棄這種「保護主義」的思想,面對競爭,只要是優秀人才,又有何懼?是否又想要求境外人士考個牌,才可在園內開業或就業,而港人則獲豁免考牌?
香港至今仍未有一些世界級的創科企業出現過,像谷歌(Google)、蘋果電腦(Apple)、Facebook,甚至騰訊、華為大企等暫未落戶,港深創科園正可以為這類企業及人才,提供了客觀條件。大部分港人應會期望,香港可以在機械人、生物醫學、金融科技(FinTech)等產業領域上,盡快迎頭趕上,以帶動本地經濟發展,為下一代造就更多發展機會。我們十分希望立法會議員暫時放下「政府做任何事情都不對」的心態,盡快批出撥款,好讓這個創科基建項目及早造福香港。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