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2017
適量評核 改善教學
被視為「逼在眉睫」教育問題的小三基礎能力評估研究計劃(BCA)已考完視聽資訊和說話能力評估,下月將進行全面筆試。其實,小三BCA的存廢,政治意味大於教育,要客觀認識它,才能夠有較正確的判斷。
BCA是TSA的「再版」,有人稱之為「改良版」,其實無論是哪3個英文字母,甚麼名稱,只要它測考或評核的性質沒有改變,只要成人世界視它為一個分出優劣高下,而不是反映學生學習表現和能力的工具,它便有機會像今天般,成為學校操練文化之源,這不單在小三,小六和中三都有機會出現,而且可能存在已久。
小三BCA爭議之處在於較年幼的學童會因學校「操練」BCA,造成功課壓力過重,「失去」了童年。為甚麼學校要操練初小學生?簡言之,就是怕被「殺校」,其中尤以校長和個別教師更怕被「殺校」。若政府可以承諾學生在BCA中的表現,不會影響學校及學生組別的高下或升降,不會用來量度學校教育的績效,相信學校就不會操練學生,以應付BCA。
不過,今時現實是︰雖然教育局三番四次保證,參與BCA學生的成績只用作評量學與教的成效,跟進及反饋相關教學的表現,並不會影響到學校或個別學生的成績或組別,但學校就是不相信,認為那將會為當局提供批評,甚至「殺校」的客觀數據基礎。事實上,確有教師反映,教育局曾以TSA的成績,「抽秤」學校教學的成效。
一邊白費唇舌,多番解釋;另一邊卻像驚弓之鳥,繼續操練,這就造成了今天難以解開的困局。假設取消了小三BCA,初小3年學與教的真正表現及成效如何,便難有較客觀而標準的評量。例如初小學生應懂得1,000個字詞,而某校只教得懂900個,這情況是否應要及早向學校反映?否則,當小六時才發現學生未達標準,而把整個小學階段教育缺失之責卸予中學,那又是否教育工作者一個負責任的做法?
若政府承諾了不以BCA殺校,就要言出必行。
在適齡學童人口並未全面回升的幾年,好應積極利用主流學校較充裕的教學資源,照顧校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也不要害怕被人詬病甚麼標籤效應,總之推動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學生與普通學生互相接受,盡量做到共融,才實現到真正的融合教育。
小三BCA現只進行了視聽及說話能力的抽樣評估,全面筆試能否較順利地如期進行,尚要拭目以待,但從BCA得來的數據、資料如何回饋學校,讓學校跟進,從而提升本地整理學與教的水平和成效,才更值得社會關注。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