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2019
【人臉辨識系統】智慧城市=糖衣毒藥?四件神器助你保障個人私隱
在科技不斷進步下,AI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以往只出現於科幻電影中的高科技事物,現已逐漸步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為大家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智慧城市在高科技包裝下乘時而起,強調可解決各式都市問題,遂廣為多國政府所受落。不過,在享受這些新科技的同時,大家也必須對相應的科技風險有所認識。
不少國家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時,以科技便利之名,引入科技企業承包大量公共服務,當中較著名例子包括筆者多次提及的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湖濱的「Quayside」智慧社區,背後主事者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Sidewalk Labs;另一例子是由思科(Cisco)牽頭,與Samsung、LG攜手打造的韓國「松島」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基於市民集體行為數據的運算結果而運作,假如運算結果被私人企業用來獲利,或是作為執法部門對市民施加安保監控的基礎時,個人資料便有可能被濫用了。籌備多時的Quayside智慧社區至今仍未能上馬,全因當地民眾擔心感測器收集到的數據會侵犯個人私隱。今年夏季至秋季期間,多倫多市政府會就這項造城計劃徵詢市民意見,並重新評估Quayside智慧社區實施的可能性;最終市議會於今年底決定是否批准動工。
對某些國家來說,建設智慧城市就是把人臉辨識鏡頭佈滿整個城市,這樣既可全面維持城市治安,又可徹底了解國民生活喜好,提供更貼心的公共服務。其實,人臉辨識只是芸芸數據分析技術的其中一種,絕非智慧城市的核心。智慧城市應該是讓大家生活變得更便利之餘,又很放心提供自己的數據,不用擔心個人私隱外洩。
有些人以為要保障私隱,便不應容許感測器或攝影機蒐集數據,惟這說法卻有點以偏概全,因為只要在收集數據時從源頭對數據作匿名化處理,讓人無法從中辨識個別人士身份,便可免去私隱疑慮;又或者,索性用低解像的攝影機來監察街道,盡管拍攝到的路人面目模糊不清,但卻無礙分析人流動向和進行交通規劃。由是觀之,智慧城市不能從技術可以做到甚麼來著手推展,而是應該由可讓市民感到最安心和舒服的技術來進行部署,這才可打造一個獲市民信任的智慧城市。
不過,現實有時又豈能盡如人意。假如閣下身處一個廣佈監控鏡頭的智慧城市,又懷疑這些鏡頭具備人臉辨識功能,那麼應如何自保呢?來自德國柏林的設計師Adam Harvey,製作了一款名為「HyperFace」的迷彩圍巾,肉眼看只是一幅印上幾何圖案的迷彩布巾,但內裡其實暗藏1,200張人臉;當遇上人臉辨識鏡頭時,系統便會因過多面孔要辨識而引致當機!現時HyperFace系列產品除圍巾外,還有迷彩T恤和貼紙可供選擇,有興趣的朋友可到網店 Redbubble.com 看看。
HyperFace迷彩圍巾的售價為$26美元(約$200港元)。(圖片來源:redbubble.com)
HyperFace 迷彩T恤的售價為由$19.9至$29.94美元不等(約$155至$230港元)。(圖片來源:redbubble.com)
HyperFace 迷彩貼紙的售價是$2.47美元(約$19港元),可說是最便宜的反人臉辨識方案。(圖片來源:redbubble.com)
另一款反人臉辨識法寶是特製眼鏡「Privacy Visor」,其鏡片上附有網狀花紋薄膜。這是由日本國立情報學院研究所開發的,可透過此特殊薄膜令面部反射光線產生極大落差,監控鏡頭拍攝到的用戶眼部會變暗,鼻樑至顴骨的部位則會變得過亮,讓人臉辨識系統無法識別面孔。初代Privacy Visor眼鏡售價為$240美元(約$1,872港元)。第二代版本外觀看起來與一般太陽眼鏡無異,以眾籌形式推出,定價為18,000日圓(約$1,300港元)。
Privacy Visor眼鏡的鏡片上附有網狀花紋薄膜,驟眼看有點像蒼蠅的複眼,故此被戲稱為「蒼蠅眼鏡」。(圖片來源:nii.ac.jp)
用戶戴上Privacy Visor眼鏡後,面部反射光線會產生極大落差,可以大幅降低人臉辨識系統的面孔識別能力。(圖片來源:翻攝自ikinamo的YouTube影片)
第二代Privacy Visor眼鏡的外形與一般太陽眼鏡無異,但卻失去了「蒼蠅眼鏡」的特色。(圖片來源:faavo.jp)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