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6/11/2012

相對貧窮線的錯失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過去多年,每隔一段時候,都會有一些社會團體發表報告,指稱香港的貧富差距惡化。我一向認為從回歸以前到現在,香港貧富懸殊都十分嚴重,但卻沒有惡化。說有惡化趨勢的,只是基於一些經不起推敲的統計分析。事實上,從1997到2009年,平均每個家庭的名義GDP從721,200元減至699,600元,下跌了3%,在此經濟大停滯的環境下(2010至今稍有改善),窮人家庭收入難以改進,又那裏值得驚奇?不少論者不懂分清名義與實際GDP,也不知香港家庭數目急升,致得到錯誤結論。

 


收入大增 反更多「窮人」


  樂施會本周發表了報告,它建議政府設立貧窮線,而貧窮線的定義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一半收入。按此標準,樂施會認為香港的貧窮住戶共451,000戶,貧窮人口1,176,500人。


  經濟學家很多都會對這類「相對貧窮線」提出質疑。所謂收入中位數,是指一半的家庭(或個人)收入高於此數,另一半低於。就算平均收入大幅上升,總也永遠有一半的人收入低於中位數,貧窮問題永遠揮之不去。舉個例子,假設某社會十分貧困,一半的人收入為1,100元,另一半為900元,中間有一人收入剛好1,000元,那麼收入中位數便是1,000元。按以上貧窮線的標準,要收入中位數一半以下的,即月入500元以下的才算貧窮,但在這個例子中,收入最低的也有900元,所以沒有人可被視作貧窮!現在假設這個社會經濟大幅改善,一半人收入升至15,000元,另一半只上升至5,000元,中間有一人是10,000元,那麼收入中位數也剛好是10,000元。中位數的一半是5,000元,由此可見,雖然大家收入都猛增了,但現在反而有一半人會被視作跌入貧窮線。


  相對貧窮線這個錯失,一目了然,就算所有人民收入都大幅上升,按照這條線的標準,貧窮人口都有可能上升。有人以為聯合國等機構都有採用這種貧窮線,所以它無問題。我們不可忘記,西方國家的免費午餐福利派一向人多勢眾,否則怎會搞出個歐債危機此種大頭佛?它們「認可」相對貧窮線又算有甚麼參考價值?


只是反映老化


  統計處今年發表過一份質量很高的關於收入分布的報告。它發現收入分布看似惡化,當中其實只是反映人口老化。長者既然已退休,其收入必近乎零,若有大批新出現只包含長者的住戶,它們必然拉低「窮人」的平均收入,但這批長者不見得都十分貧窮,原因是其中一部分早已儲起相當的資產,而資產多少,統計處沒有辦法調查出來。樂施會報告中的貧窮家庭,平均每戶只得2.6人,遠低於全部家庭平均的2.8人。這反映出樂施會所用的窮人數據中,相當一部分是住戶人數較少的退休家庭,這是會造成其結論偏差的。


  以前見過一些報告,是把最高10%收入的人士的平均收入,除以最低10%的平均收入,再指出所顯示的差距愈來愈大。他們不知道,在2000年左右開始,大批未計入勞動力的人士突然加入勞工市場做part-time,他們薪水一定低,拉開收入差距,但他們在更早之前只得零收入的時候,卻根本沒有被納入計算。由此可知,計算收入差距步步都是陷阱。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