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6/05/2014

中國會否買起整個世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在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時,日本人在美國買下了幾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引起了一些美國人驚呼:日本會否買下整個美國?

 

中國經濟本身需要投資帶動,貿然將資金投資外國,風險更大。

 

  世界風水輪流轉,日本經濟自九十年代起一蹶不振,有說是西方國家利用「廣場協議」逼日圓升值所致。我對此說存疑,因過去二十多年,日本經濟政策上同時犯過多次錯誤,我們也可說日本經濟糟糕是因其自身的經濟政策造成,與人無關。現在中國經濟騰飛,歐美經濟則欲振乏力,這回卻出現另一聲音:中國會否買起西方世界的資產,致使歐美人士都失去業主或老闆的地位,每月都要交租及都要當「打工仔」。

 

買歐美國債 回報更低

 

  這本是很無聊的恐懼,但最近名噪一時的法國左派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也要在他的暢銷書《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中花上不少篇幅解釋為甚麼這不可能發生。

 

  據皮凱蒂自己的估算,光是歐洲,私人擁有的資產淨值(包括房屋、股票等等)應約值70萬億歐羅(大約等於95萬億美元),但中國政府能運用的外匯儲備及主權基金(二者有相當的重疊,不能簡單地二者相加)總數也不過3萬億歐羅左右(截至今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有3.95萬億美元),連歐洲也不可能買得起。皮凱蒂只用政府控制的外匯儲備及主權基金,作為購買外國資產的本錢,稍嫌偏差,現時在歐美購買房地產的資金,不少根本是私人而不是中國政府擁有,美加一些樓盤熱點,便多見華人的蹤跡。我自己估計中國已累積的資本大約只有30萬億美元左右,現在當然買不起歐洲,將來就算經濟繼續暢旺,資本總量大增,也不會如此愚笨,把中國自己的資產賣光套現後跑到歐美買資產。

 

  上述命題雖然不值一哂,但除了反映出一些西方人不思進取,把自己經濟中的困難歸咎於外來的「黃禍」外,也同時提醒我們要思考中國所積累到的財富應如何投資。

 

  中國外匯儲備相當的一部分被用來購買歐美政府的債券。這等於要中國人民把辛苦賺來的錢以低息借給別人揮霍,而且借出後又因人民幣升值而虧本,並不上算。主權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或會高一點,不過,其較高的回報率是否抵銷得住一些潛在的風險,卻是難說得很。在大國博弈的環境下,主權紛爭本身便已構成潛在的風險。

 

若現紛爭 國外資產堪憂

 

  大約八、九年前我看到一段小新聞,使我對主權風險大生警惕。事緣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伊朗有一重大考古發現,出土的文物借了給芝加哥大學去研究及破解出土的陶片中文字的意義。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後,芝大本想把文物交回伊朗,但卻突然出現官非。原來有一位猶太裔律師,告上美國法庭,說伊朗政府是某中東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造成這位律師的苦主的損失,又因伊朗政府不肯前來受審,所以應充公伊朗在美國的各種文物,將其拍賣套現用作賠償苦主。此一荒謬控訴,美國法院竟然受理,芝大竟被累及要花錢打官司保護這批文物,並使其能重回國土。

 

  由此例可見,若兩國一旦出現敵意或摩擦紛爭,投放在對方的資產隨時變成「人質」,後果堪虞。此種風險不是穆迪等風險評級能充分包括在內的,不可不防。

 

  其實中國本國便需要大量投資,根本不用把資金無限量地往外送。在世界各國投資不是不可,但要控制其限額,以免將來受人鉗制。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馬斯克劍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籲網民找出「罪證」。你認為若NED遭關閉,是否可促進全球和平穩定?►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8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4-5-28 11:44 PM
  • #9
  • 回覆 #8 blackswan


    係咪要topic講深入到貨幣戰爭?
    美國自己唔洗有外滙儲備,
    鐘意印幾多銀紙,一樣低通脹!

    美元=油元
    世界貿易好多商品用美元結算,
    主導美元就能主導整個外市場,
    伊拉克侯赛恩疑似挑戰美元本位
    結果大家都知啦!

    除非有國家能推倒油元美元本位
    國家只能大量美債外儲
    美印鈔越多,國家外儲越多,否則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升
    (好似你下文咁講)

    至於,國家儲備投資美國?本國?
    視平yield!

    1) 投資本國基建,yield negative,須靠印本國鈔票融資,所以要看基建將來之益是否大於通脹之害;

    2) 投資外國?淡馬錫是成功例子,祖國投資則損手多過賺啦!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blackswan發表於 2014-5-28 10:01 PM
  • #8
  • 文章根本上的假設是 外匯資本可直接投資本國?
    莫說中國有外匯管制 即使沒有 這個假設亦恐難成立﹣因以外匯購買本國貨幣可能引致本國貨幣上升 後果可能更嚴重
    其實中國要投資國內有何困難 印銀紙即可
    問題是印銀紙必將引發通脹 引發民憤
    如文章所言 唯一可以以外幣投資本國 只有購買外國商品或服務
    但少數怕長計 亦非長期管理資本之道
    若非投資房地產而購買油田或礦(還要首先假設收購成功) 同樣會面對上述風險
    所以… 投資時當然要注意政策及各種風險
    但與本國需要多少投資 恐怕沒有多大關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4-5-27 12:21 AM
  • #7
  • 回覆 #6 stwilliamhk


    作者可能以為你知添?

    中國人日本人愛儲蓄,西方人卻喜先洗未來錢
    如此,東方進口少,出口西方消費品多,做成貿易順差,而家靠美債(印幾多有幾多)填數

    美債收益低,中國轉去買外國資產,但大6人落來香港買奶粉,我們都嘈巴閉啦!買外國公司資源?外國更嘈巴閉,故有雷生e篇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twilliamhk發表於 2014-5-26 11:25 PM
  • #6
  • 但我看到近期西方的言論不是什麼「中國會否買起整個世界」,相反更多的是憂慮中國經濟會否GDP連7都不保,影子銀行會否爆煲等,而且不少垃圾科網公司都走去外國上市,等世界人來買起中國「資產」喎!HAHA...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4-5-26 09:42 PM
  • #5
  • 我們香港人買起半個Richmond,
    仲入埋佢地國藉
    都被當地人微言

    所以
    買外國資產好比收購合併
    1+1=3
    方能長治久安

    例如
    中國買起外國公司既話
    還要繼續招聘外國人
    促進當地就業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Tblack發表於 2014-5-26 07:00 PM
  • #4
  • 世界之大,並不能只著重於國內投資,國家並非所有資源及技術都充足,明白自身弱點,就要往外開發,所以中國政府亦鼓勵企業如石油、食品等在他國投資,故此不能一概而論。到外國投資,向來都會有政治風險,大銀行如渣打、匯豐、瑞銀在美國投資,亦被其利用污穢司法手段恐嚇勒索,被迫罰款十幾億!難道就因此關上城門?
    有冇腦,係睇你觀察與分析能否全面,雷教授指嘅係在國家層面,眼光是否狹隘,從回應內容已表露無遺,如此反應,看完文章也全沒得著。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5-26 04:04 PM
  • #3
  • 裸官們不愚笨,但真的會把在中國的資產賣光套現,然後給妻兒跑到歐美買資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ile發表於 2014-5-26 12:12 PM
  • #2
  • Probably, but this'll only encourage terrorism because Chinese entrepreneurs don't know how to be good
    bosses!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