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9/09/2014

經濟高增長才能穩定社會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雷鼎鳴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

    雷鳴天下

    本欄逢周五更新

  當今天下並非是一個平和穩定的世界,歐洲失業率高企,中東戰火連年,日本欠下巨債,經濟停滯,極右勢力蠢蠢欲動,美國要在世界各地到處「維穩」,但自己卻有人號稱代表99%挑戰最高收入的1%。至於中國,內部的維穩費超過軍費。香港表面繁榮,但不少人忙於內耗,不思生產,早晚也會出事。造成此等局面的因素很多,而且各地情況不盡相同,但其中一個卻是不少地方都共有的,就是收入不均勻,這包括國與國之間的不均,及一國內部人民收入的不均。

 

只有維持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問題才有機會改善。

 

全球貧富差距逐漸縮小

 

  我們若不管國界,把世界各國人民看成是一整體,那麼他們之間的收入是極其不均的,住在窮國的窮人貧無立錐之地,富國的首富卻擁有天文數字的財富與收入。紐約市立大學的經濟學家米蘭奴域(Branko Milanovic)找來1988至2008年116個國家的收入數據,估算出全球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高達0.7,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高,反映世界人民的收入極其不均。據他的結果顯示,三分二的不均來自國與國收入的差別,只有三分一來自各國內部的收入不均。按此結果,若要最有效地減低世界人民的不均,最適當的做法應是想法使落後國家經濟能有所增長。米蘭奴域尚有一發現,全球人民收入的「基尼系數」自歐洲工業革命後,近年首次出現下降趨勢,其原因顯然是幾個人口眾多的窮國,尤其是中國,人民收入急劇上升(1978至2013年中國實質人均收入上升了1,700%!)大幅度地減少了地球上的貧民所致。

 

  但世事沒有這麼簡單,中國滅貧的主要政策之一是靠鄧小平提出來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意味著在中國,幾乎所有人收入都上升不少,但有部分人的收入則上升很多倍,這本來是正常不過的事,但收入不均的表象,卻會加劇。若窮國也採用中國的一套,同樣的現象也會出現。

 

  窮國人民收入上升倚靠的另一因素便是參與國際貿易,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中,廉價勞動力會猛增,這又會衝擊了富國中低技術勞工的收入。近二、三十年來,富國低技術勞工收入停滯不前,因而造成其「基尼系數」上升,與此有莫大關係。

 

有工作機會 社會才能穩定

 

  從上所說,我們可知世界人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下降,這得力於中國與印度等國有數以億計的人民脫了貧,但同一時候,各國內部各自的「基尼系數」卻大有上升壓力。一般國家的政府對是否能替別國脫貧興趣不大,政府官員不是有普世觀的慈善家,他們更需關心的是本國的收入會否變得更不均。

 

  收入不均會替社會帶來不穩,香港與內地的「基尼系數」都偏高(雖然嚴格來說香港的「基尼系數」若正確量度,並無上升趨勢,見我在本欄兩年前的多篇分析),這不是好事,會為社會製造深層次的矛盾。不過,我們若比較香港今天與回歸前的「基尼系數」,會發現二者都偏高,無甚差別。為甚麼近年人民在民生方面不滿的聲音十分嘹亮,九七年之前卻非如此,今天的福利甚至比九七年前更慷慨。樓價高企是一個原因,但九七年的樓價也是高得要命。我相信最關鍵的原因是社會流動性減慢了。

 

  一個人就算今天很窮,但若相信只要憑努力,他將來一樣可在社會中往上流動,這些人不會怨天尤人,與別人收入的差距僅變成是自己發奮的動力。要做到此點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經濟有不錯的增長,否則怎能不斷創造出更多的高薪職位或賺錢機會,供人掌握?二是人民要有足夠的正能量,肯努力工作,若大家忙於內耗或人人垂頭喪氣等待別人救濟,經濟又如何能有增長?兩個條件中更重要的是第一個。香港近十多年來人均名義收入增長似有若無,社會流動性所必須的條件便消失了,沒有流動性的收入不均便立時變成大問題,不少人充滿怨氣。反觀內地,雖然流動性也有窒礙,但經濟總體增長快,上升的機會更勝香港,想造反的人民多不到哪裏去。經濟發展仍是世界各國維穩的重要途徑。

 

Source: SKY POST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我要回應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